
- Mar 04 Mon 2024 17:02
前後內三鏡完美視野即時監控,Mio首款 4G LTE 聯網行車記錄器 Mio MiSentry 12T開箱試用
- Feb 26 Mon 2024 03:53
不可忽視的潛力,Lexar ARES 6800 RGB 記憶體 和Lexar NM790 固態硬碟 開箱試用
- Feb 24 Sat 2024 06:06
輕鬆上手 4K 高畫質,Epson EH-LS650B 4K 電玩雷射大電視 開箱試用
家庭影音遊樂專用,免安裝就上手
智慧雷射電視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目,對一般家庭來說,要容納大尺寸的電視其實是頗有難度的,不僅空間佔比大,若是家中有小孩也難免會擔心在跑跳時觸碰到導致電視受傷或損毀,而智慧雷射電視的優勢就是能在有限的環境中創造出大畫面,且穩固的低重心搭配防滑的角柱,在安全性上也比大尺寸電視要好,隨著投影技術不斷提升,現在的雷射電視在4K畫質的表現已經非常優異,畫面的精緻度甚至不會輸給電視,像今天要開箱的EH-LS650系列,還具備3600流明彩色亮度,在白天也可以正常使用,並搭載Yamaha 2.1聲道揚聲器,讓使用者在影音兩方面都能獲得良好的體驗
EPSON EH-LS650B 產品開箱
EH-LS650有黑白兩種顏色,今天要開箱的是EH-LS650B黑色版本,外觀通體為黑色,體積比想像的還要大,機體正前方印有EPSON的Logo,並搭載了20W的Yamaha 2.1聲道揚聲器,結合Yamaha獨家的DSP技術,打造出3D環繞的音場,上方接近鏡頭處也印有Yamaha的字樣
鏡頭內部採用高階雷射光源模組,提升影像畫質外,還能延長使用的壽命,有3LCD的認證,使RGB三原色能完美融合還原真實色彩,能投射的影像尺寸從60開始到最大120吋,支援4K PRO UHD解析度,2,500,000:1 的動態對比度
背面有I/O埠和散熱孔,I/O支援兩組HDMI和兩組USB,還有光纖數位音頻連接埠和硬體更新專用的Service連接埠,下方為電源線連接埠
左側有大面積的排氣口,能幫助內部散熱
右側有焦距調整,外側有蓋子保護,需取下才能使用,下方拉開後會看到可拆式濾網,此處為進風口,所以需要濾網來吸附灰塵
底部的可以看到進風處的濾網和三個角架,只有下方的兩角能夠調整高度
配件的部分有電源線和遙控器,遙控器支援App清單快捷,語音輸入,另外底下還有能直接關閉影像和聲音的按鍵
接上電源按下開機鍵後稍微等待一下,就會進入內建的安卓系統,開機到進入系統速度非常快,而且啟動後的風扇聲音不大,在主畫面可以進行投影機設定和韌體更新,常用串流軟體如youtube和prime video都有在其中,也可以另外再下載其他軟體來使用
EPSON EH-LS650B 畫面校正與功能介紹
因為每個家庭使用的投射環境都不同,所以會造成投射形狀無法是完整的矩形狀態,甚至還有邊緣失真的狀況出現
想要修正失真,除了用遙控器來調整各修正點這種有點麻煩的方式外,還提供了用手機或平板即可快速修正的方式,必須要下載Epson Setting Assistant 這款APP
開啟APP,在連線成功前會有教學模式
如果投影狀態非常不佳,直接拍攝投影圖案的照片來校正是最快的
透過手機校正後的畫面,可以看到原本的投影狀態是有點類似梯形,看影片也會變形成右下突出,校正後立刻將畫面的四角拉正
投影機影像設定內建四種模式,包括自然、劇院、動態和生動,每個模式在色溫、飽和度和對比度上均有不同,個人較常使用的是自然和動態,劇院的部分亮度稍高,這當然是為了能在看電影時針對暗部畫面進行強化,不過EH-LS650B原本在畫面的明暗度就有不錯的表現,而且遙控器可以直接調整亮度高低,所以劇院模式比較用不到,生動則是色溫偏冷,個人喜歡偏暖的畫面,自然模式是用在一般日常看片,玩遊戲則是使用動態模式
投影機聲音設定內建六種模式,包括電視、錄音室、體育場、音樂廳、卡拉ok模式和劇院模式,五種音效EQ都是有特別調整過的,也會視用途不同影響到虛擬環境和清晰人聲的設定,個人最常用的是電視和劇院兩種模式,電視模式是一般或聽歌使用,看電影或歌劇則強烈建議要開啟劇院模式,那種前端強大且磅礡的力道會帶給人強烈的震撼感
動作感應器開啟後,若是有人靠近投射光源處被感知到,就會立刻關閉光源和畫面,避免眼睛被強烈光線刺激到,主要是針對不清楚強光傷害的小孩而設計,動作感應器相當靈敏,幾乎是一碰到就立刻關閉光源
開啟藍牙揚聲器模式,就可以在關閉影像的狀態下啟用雷射電視的喇叭,等於當作一台無線的藍牙喇叭一樣使用
透過藍牙將手機和智慧電視進行配對,完成後就可以開啟youtube或spotify等音樂串流媒體來播放歌曲
EPSON EH-LS650B 實際體驗
EH-LS650系列主打的就是舒適反射光,現在的人最常使用電視的情境絕大部分都是追劇和看電影,所以主流的4K高畫質必然不可少,個人是用影像自然模式亮度50%搭配聲音劇院模式,觀賞電影的氛圍真的很好,2.1聲道的環繞效果搭配劇院模式的沉浸感完全不會輸給實體電視加soundbar的組合
包括電影背景的遠近層次,人物面部表情的紋理人物,各項細節都能完全展現出來,這樣細膩的畫質很難想像是投影在牆壁上的影像
偏靜態的影像就不用說了,包括瀑布水流一絲一絲的畫面,岩漿爆發噴起的火花,還有野生動物集體渡河的磅礡感,透過高畫質影像將自然環境的美展現的淋漓盡致
一接上switch後訊號源立刻就出現,能在將近100吋的大畫面上玩swtich非常爽快,尤其是分割視窗進行多人競技等遊戲,若是沒有大型的螢幕,連自己的角色在哪都看不清,常常會在一陣混亂中就結束了,但是現在有了EH-LS650B就完全不一樣了,最大120吋的畫面絕對能讓同場競技的眾人大呼過癮
音樂遊戲太鼓達人,可以輕鬆測試有沒有延遲的狀況發生,EH-LS650B在生動模式下還是有稍微一點點的延遲,大概在0.1~0.2秒左右,稍微試了一下很快就習慣,在松模式(困難模式)也成功一次通過
為了體驗速度感,特別選了樂高賽車,內含各種交通工具,上山下海全包,樂高賽車在交通工具變換方面是非常即時且多樣的,不僅可以體驗看看不同的交通工具駕駛的感受,也可以實際測試畫面的流暢度
卡比之星非常可愛的動作解謎遊戲,藉由吃下敵人從而獲取其能力來破解各關卡,場景多半都是較為鮮豔和可愛的畫風,畫面的高飽和度讓整個場景的表現更為突出,而且聚氣放招的動作也是相當流暢
試用心得與個人想法
本身有體驗過投影機畫面的播放效果,卻始終還是比較習慣實體電視帶來較真實的視覺感受,直到這次開箱Epson這台EH-LS650B雷射電視真的有讓我震撼到,沒想到投影在牆壁上的視覺效果能這麼棒,無論是人物臉部肌肉紋理的細緻度,或是靜動態場景豐富的層次感,都透過4K解析度徹底解放出來,這時候就不得不提到搭載的Yamaha 2.1聲道揚聲器,已經不是什麼畫龍點睛之功,而是能將聲音與畫面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達到相輔相成之功,EQ調校的效果極好,與其內建的模式匹配度高,而且在播放影片時聲音沒有延遲感,低音和高音的延伸性也很優異,若說影像的部分有小小震撼到我的話,那這聲音著實是令我感到驚艷,雖然EH-LS650B的價位在投影機裡並不便宜,但是對居家空間有限又想享受大畫面極致影音體驗的使用者,不妨可以考慮入手這款EH-LS650B雷射電視
- Feb 05 Mon 2024 22:45
be quiet! Dark Rock Pro 5 無聲卻強力的殺手級空冷散熱器 開箱試用
毫不妥協的性能和靜音,極限超頻的空冷王者
be quiet! 最新的旗艦空冷散熱器Dark Rock Pro 5,具備270W散熱功率,陶瓷塗層的雙塔式散熱器,搭配自家的高等級靜音效能風扇Silent Wings 4,擁有強大的解熱能力還可兼具優異的噪音控制,是Dark Rock Pro 5最大的特色
Dark Rock Pro 5 產品開箱
Dark Rock Pro 5的外盒超大,畢竟要容納雙塔散熱器加上2顆風扇和各式配件等,外盒背面標示著產品的特色,做為旗艦款式,搭載多達7根直徑為6mm導熱管,高效的導熱速度搭配自家的Silent Wings 4,可完美達到散熱與效能的平衡,另外還可透過P和Q模式的切換,在日常使用或遊戲超頻使用時時刻刻做出調整,是相當具備人性化的設計
▲外盒正面
▲外盒背面
▲內盒用泡棉牢牢包覆
Dark Rock Pro 5如其名般為全黑的外觀,整體尺寸為145 x 136 x 168,重量達1.29KG,能支援Intel的1700 / 1200 / 1150 / 1151 / 1155腳位,以及AMD的AM4/AM5腳位,風扇噪音等級最高為23.3dBA
▲Dark Rock Pro 5 上方
▲Dark Rock Pro 5 正面和底部
▲Dark Rock Pro 5後方,採用雙塔配置體積自然不小,總高度達到16.8cm
▲內層風扇直接抽出
▲Dark Rock Pro 5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1組外風扇,1組內風扇,1組雙塔散熱器和1個磁吸網孔散熱蓋
外風扇採用自家的Silent Wings 4 120mm PWM,尺寸為120 x 120 x 25,本次為了因應散熱器而做出了不少規格上的調整,在轉速上靜音模式1500rpm,效能模式2000rpm,搭載6極風扇馬達可減少運轉震動與電源功耗,漏斗形出氣口的風扇邊框和縮小的扇葉與扇框間距,以極小的聲音製造更大的風壓,最高風量為89.1CFM
▲外風扇正面,總共9個葉片,刀鋒型葉片表面有橫紋可以引導風流
▲外風扇背面,有標示風扇型號,最高轉速為2000rpm
▲5pin電源接頭
▲外風扇中間軸心直徑為5cm
內風扇也是採用Silent Wings 4 PWM,尺寸為135 x 135 x 25,比外風扇略大一些,能完全貼合塔扇的大小,規格上一樣因應散熱器做出調整,在轉速上靜音模式1300rpm,效能模式1700rpm,搭載6極風扇馬達,最高風量為116.6CFM
▲內風扇正面,共有7個葉片,刀鋒型葉片上一樣有橫紋設計
▲內風扇背面
▲上方背板,共有4個磁鐵可以吸附鐵網金屬上蓋,下方則有按鍵可以切換風扇模式,P為效能模式,Q為靜音模式
▲磁吸的力道很緊,不會輕易脫落
▲連接主板的4pin接線和接外風扇的5pin接頭
▲內風扇中間軸心直徑為4cm
散熱器為雙塔布局,尺寸為119.5 x 136 x 168,全鋁製材質,搭配黑色的陶瓷塗層,不僅在外觀上更顯高級質感,還具備更高的導熱係數,能有效將內部廢熱釋放到空氣中,提升散熱效果
▲散熱器外觀,雙塔全黑外觀超有氣勢
▲總共7根導熱管,上下各3,中間1,導熱管直徑為6mm
▲與CPU接觸的底座為鎳鍍材質,能夠兼容金屬散熱膏,而不會受到其腐蝕效果造成受損,採用CNC加工表面,非常的平整光滑,能有效地將散熱膏均勻塗平整面
▲底座上的鰭片很多
▲前方風扇的鰭片區域,在下方有做一個上縮的缺口設計,因為這邊會與主機板上的記憶體相當接近,若是散熱器做得太滿則會影響到記憶體的安裝
▲後方鰭片則是有做出內凹設計,能有效保持出氣時的風流
Dark Rock Pro 5 配件介紹與簡易安裝
配件支援AMD和Intel,夾鏈袋內都分得非常清楚,安裝過程可以參考說明書,附圖相當詳細的介紹該如何安裝,內附的散熱膏為自家的DC2,擁有不錯的導熱係數,不過最特殊的竟然是還有一把加長的螺絲起子,而且是藏在泡棉內側,沒用心留意差點錯過
▲整體配件一覽
▲螺絲起子手握把改為較短的設計,方便深入高塔式散熱器的內部來安裝或卸下螺絲,左邊為內附的,右邊的則是以前電競嘉年華在be quiet!攤位獲得
▲DC2散熱膏,容量目測大概只有0.5g左右,導熱係數為7.5左右,算是偏中上等級,剛好介於個人常用的AC MX2和MX4之間,散熱膏材質偏軟極好塗抹
▲Intel和AMD的專用配件
▲Intel的配件多了一個金屬背板
▲四角的孔洞越往外側是
▲放上螺絲加上矽膠圈即可固定
▲安裝螺絲套筒
▲散熱器底座角架記得朝內
▲找到1700標示的位置並鎖上
▲將散熱器與背板結合
▲放入內風扇
▲卡榫處接合的非常好
▲下方與風扇連接的卡榫也是輕輕一按就卡緊了
▲先熟悉空機的安裝,實際與硬體設備一起安裝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Dark Rock Pro 5實際安裝體驗
這次測試使用的設備處理器i9 12900K,主機板為Z790 AORUS XTREME,記憶體為Lexar ARES 6800 RGB,硬碟為Lexar NM790,電源為InWin P85 850W,顯卡就隨便搭一張RX 570來用
▲Z790 AORUS XTREME為EATX主機板,全黑的造型與Dark Rock Pro 5的外型十分搭配
▲先安裝散熱器的背板
▲之後在4邊螺絲上裝上螺絲套筒
▲腳架記得要向內側,螺絲也要鎖在標示1700的外側位置
▲散熱器安裝因為前方有做高度上的內縮設計,基本上不用擔心會卡到記憶體,有做導光條的一樣不用擔心
▲加上外風扇也沒被卡到
▲接入內側風扇
▲與底部的散熱器卡榫相接
▲安裝磁吸上蓋就全部搞定了
▲記得接入主板的4PIN電源
▲為了避免受到機殼內的散熱影響,這次採用開放式平台來進行測試
▲記憶體因為鰭片上縮的關係是可以簡單取下的
▲但是安裝時一定要卸下外風扇
Dark Rock Pro 5 散熱效能與噪音實測
會透過AIDA64進行FPU的耐久度測試
▲測試硬體認證
▲尚未超頻時脈為自動模式,Pcore全核時脈時脈為4600MHz,Ecore全核時脈時脈為3800MHz,FPU燒機溫度為78度
▲超頻使用Intel xtu軟體直接在桌面進行調整
▲超頻後Pcore全核時脈時脈為4800MHz,Ecore全核時脈時脈為3800MHz,FPU燒機溫度為86度
▲Pcore全核時脈為4900MHz,Ecore全核時脈時脈為3800MHz,FPU燒機溫度超過99度,會出現降頻
▲噪音值部分,Q模式,全速為48.6dBA,轉速為1500rpm,扣除環境噪音約30dBA,實際噪音值約為18dBA
▲噪音值部分,P模式,全速為54.5dBA,轉速為2000rpm,扣除環境噪音約30dBA,實際噪音值約為24dBA
- Jan 29 Mon 2024 23:45
Tapo智慧家庭系列好好說 <第三彈>,超清晰戶外無線攝影機C420系列和有趣的智慧燈泡L530開箱
居家安全的防護不僅僅是在住家本身,而是連周圍環境都要考慮在內,之前介紹過簡單好用的智慧門鈴,雖然也是作為大門外的一種安全屏障,不過因為是作為門鈴使用,視野範圍也會比較侷限在前方,而今天要介紹的C420系列攝影機,是一款戶外專用的無線攝影機,高達QHD 2K的解析度,提供更清晰的視野和儲存紀錄,支援IP65防水防塵,加上無線擺放設計,可架設在戶外的任意位置,安裝的自由度也更高
C420S2 攝影機產品開箱
外盒標示了產品的各項特色,C420S2內含2組C420無線攝影機和1組H200網關,C420具備星光級感光元件,故有清晰的全彩夜視效果,還有180天高續航電量和智慧AI的偵測與通知等
內盒為環保紙盒,所有產品都固定的很牢靠,主要產品都有外袋包覆
主要產品一覽,有兩組C420無線攝影機本體、兩組電池、兩組可調整底座、一組網關和相關的電源及網路線等
C420無線攝影機通體為圓柱造型,黑白色系,在未裝上電池前重量極輕
攝影機前方有鏡頭、2組補光燈和遠紅外線、指示燈和感應器
內側有揚聲器,且後方和內側都可以安裝底座
底部轉開後可以看到電池安裝區域和同步/重置按鍵
這次使用的電池,額定容量是5200mAh,比智慧電鈴的電池再小一些,外觀和尺寸都一樣
官網也有介紹適用Tapo攝影機與門鈴的同款電池T100,額定容量是6000mAh,採用無記憶的鋰離子電池,所以可以完全充放電不會影響到電池壽命
安裝上去之後,後方的矽膠孔打孔一樣可以幫電池進行充電,不需要一直拆卸攝影機
平放模式,這是進行壁掛時
直立模式,透過腳架利在室內的平面上
跟智慧門鈴一樣都是採用同一組的H200網關,因為一個網關可以連接包含Tapo智慧感應器等多項設備,只要連接好電源和網路即可安裝使用,網關作為產品連動的核心,是相當重要的存在,除了可以發出警報聲和提醒通知外,還能插入記憶卡做影像儲存錄製,最高支援512GB
C420S2 實際安裝
開啟Tapo的APP,點選新增設備並選擇戶外攝影機,找到C420
有簡單的操作教學,產品插入電池後檢查LED燈狀態為綠紅閃爍,選擇連接的網關,因為個人先前已安裝過網關,直接套用同一組即可
連接成功後可以更改設備名稱,選擇安裝地點和圖像,第一台攝影機的部分就算設定完成
配對另一台攝影機的時候記得要靠近H200網關,按下後方的同步鍵呈現閃爍綠燈,就可以進入連線模式
完成以後會詢問是否要啟用Tapo Care雲端服務,強烈建議使用,能根據事件狀況即時錄影,不僅可作為影像備份的一環,還可以作為實時監控,另外也有在安裝壁掛攝影機前建議先做訊號強度測試,否而一旦安裝完成會很難卸下
C420S2 APP功能操作與實際體驗
攝影機主頁的內容,包括監控螢幕,快照和錄影還有麥克風等常見的功能外,還有最重要的事件回放,如果有申請Tapo Care,就會根據事件的發生時間,記錄下當時的錄影實況
設備設定可以操作攝影機的各項功能,最主要的三個選項是偵測、警報和電池狀態,顯示電池狀態一欄,有詳細紀錄電池在各個時間段的使用狀況
攝影機最重要的無疑是偵測內容了,C420提供四種模式分別是移動、人物、寵物和車輛偵測,而且每個偵測區域和靈敏度都可以自由調整,就可以針對各環境去做客製化設定,免得像某些區域車輛太常經過造成事件偵測一直啟動
儲存的方式如果沒有使用Tapo Care就必須要使用microSD,錄影的影像設定則是在影片與展示頁面,會顯示需要的錄影品質、幀率、是否要反轉影像和設定隱私區域等
夜間模式設定一般攝影機都會以黑白模式呈現,主要是遠紅外線比較省電外,在黑暗中看得也比較清晰,另外不想要黑白模式也可選擇全彩模式,搭配補光燈就能看清楚眼前環境的色彩,但是也相對比較耗電
這就是補光燈開啟時的樣貌,亮度從1到5都可以選擇,目前的狀態是亮度5,非常刺眼,但是顯現出來的環境影像就非常清晰
這是一般室內有光的環境下使用C420拍攝的場景,不得不說這影像真的很清晰,就連距離5公尺遙遠處也可以清楚看到人物
這是黑白夜視的狀態,室內已經全黑無燈,遠紅外線一打下去無所遁形,清晰程度完全不輸室內有光的環境,三公尺內都能清楚辨識人臉狀態
最後是全彩夜視,表現比想像中要好很多,原本以為會色偏很大,或是近距離有曝光的可能,沒想到能還原室內原本的樣貌,只是稍微暗了一些,人臉辨識差不多兩公尺處會更清楚
兩支攝影機分別放置在客廳和後陽台,原本以為後陽台和客廳的網關有一段距離,收訊會不會很差,沒想到完全不受影響
以下是在後陽台進行錄影的片段,是開啟補光燈後,進行全彩夜視和黑白夜視的錄影,錄影的內容不論是移動和揮手動作都很順暢,即時監控裡則是會有約0.2~0.3秒的落差,這時候有發現如果距離被照物體太近,且補光燈太強烈則會有暈光的狀態出現,也可能造成影像殘影,所以在安裝後要自己測試什麼樣的亮度才會達到最理想值
https://youtu.be/_1hFJIeF5Lg
智慧燈泡L530開箱
智慧燈泡L530與其他需要網關的產品不同,是可以直接連線並獨立操作的,亮度高達860流名並具備1600萬色彩,讓居家生活透過燈光來進行不同面貌的改換,每天都可以有不一樣的心情
必須用到E27燈座,這是市面上很常見的尺寸,天花板的也都是這種燈座居多
智慧燈泡的操作頁面,有預設的變色模式,另外也可以調整亮度和色溫
每個模式都可以做更細部的色溫和色彩調整
內建兩個燈光模式主題可以切換,有快版的閃爍風格,也有慢版的呼吸燈風格
燈泡最重要的就是怎麼亮,什麼時候亮,裡面內建各種排程和計時器,或是可以製造有人在家的假象,保護居家安全
其實要搭配智慧插頭才可以有更多應用,因為可以連通網關與其他設備進行連動,不然燈泡就只是依照排程來亮燈,真要說智慧好像還沒辦法達到智慧的程度,最後我們來看看亮燈的狀態,因為亮度太高會無法拍攝到燈泡的顏色,所以都以50%亮度為主,室內已經全暗
試用心得與個人想法
這次開箱的C420跟過去個人使用的戶外攝影機不同是省掉了接線,這讓放置的地點變得更容易選擇,架設上只要能連到網關,幾乎沒有不能安裝的地方,超級方便,電池的續航可能會有人擔心,不過就這段時間的測試,其實相當省電,擔心的話直接在攝影機設定中開啟省電模式是一種方式,不然也可單獨購買電池來進行替換,因為電池都有獨立販售,攝影機的感應器相當靈敏,應該是我目前使用過戶外攝影機中偵測最快的,而且影像也相當清晰,光看那個補光燈加上全彩所呈現出來的影像就覺得非常厲害,幾乎沒有什麼色差,只是距離的拿捏要稍微注意一下,補光燈太強人物太近會造成影像模糊或殘影
Tapo智慧居家產品的內容豐富且相當完善,不管是之前測試的智慧門鈴,各個連接網通的感應器和今天開箱的戶外攝影機C420系列還有智慧燈泡等,都是提升居家安全防護的好夥伴,重點是這些居家產品的安裝相當簡單,需要網關的就連接網關,不需要網關的就獨立操作,而且都在同一個APP內就可以進行,操作過程簡單到連新手都可以輕鬆上手,所以不要以為打造一個智慧安全的環境會很困難,幾乎整個居家環境該有的設備,Tapo完全都幫你準備好
- Jan 16 Tue 2024 02:12
Tapo智慧家庭系列好好說<第二彈>,支援網關的產品與連動
網關,作為Tapo智慧產品串連的中心
在之前試用智慧門鈴時,就提到過網關是作為設備串連的中心所在,雖然Tapo系列不是每個產品都一定要透過網關才能使用,不過一旦跟網關連接上後,許多設備之間就可以產生連動,而連動的最大好處除了能完整體驗到智慧居家的便利性,還可與智慧攝影機與燈光設備建構一個完善的安全網,從而提升居家環境的品質
目前需要使用網關的設備品項其實還不少,像是智慧門鈴、無線電池攝影機、智慧按鈕和今天要開箱的感應器其中三款包括Tapo T100 智慧行動感應器、Tapo T110 智慧接觸感應器和Tapo T315 智慧溫濕度感測器,試著透過這些產品的連動來打造一個不一樣的智慧生活吧
- Jan 15 Mon 2024 19:48
2023 Gamforce 電競嘉年華 簡單參觀心得
- Jan 11 Thu 2024 15:09
就是這麼輕薄,Micron Crucial X9 Pro 外接式 SSD開箱試用
高速固態外接式硬碟,創作者與遊戲玩家必備首選
近年來Crucial推出不少款行動硬碟,不過早期的X6和X8在體積上偏大,質感上也沒有高階的X9這麼吸引人,而最新推出的Crucial Pro系列則是從X9的外型再去做進一步的延伸和升級,像是加入了之前沒有的防水防塵設計,強化產品的耐用度,將三年保固提高到五年保,讓消費者在攜帶外出使用時更為安心,目前有Crucial 9 Pro和Crucial 10 Pro兩款,均提供1/2/4 TB三種容量的版本,速度的部分Crucial 9 Pro與前代的X9一樣介面都是USB 3.2 Gen 2,循序讀寫都是1050 MB/s,Crucial 10 Pro的傳輸介面則是採用最高階的 USB 3.2 Gen 2x2,循序讀寫高達 2100 MB/s,不僅有著大容量的儲存空間,還有更高的傳輸速度,在備份或者傳送檔案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增加工作的效率
Crucial X9 Pro產品開箱
Micron Crucial X9 Pro共有1TB/2TB/4TB三種容量,本次開箱的X9 PRO為2TB版本,讀寫傳輸速度為1050MB/s,並具有五年的有限保固
一款好的外接硬碟不僅要夠快,因為會外出使用,X9 PRO具備IP55防水防塵的技術就顯得
特別重要,加上2公尺可承受摔落,不用擔心一瞬間的震動造成資料或硬碟受損,另外還支援AES 256bit 硬體加密,避免內部資料外洩
背面左下有Crucial X9 Pro基本資訊,包括型號和S/N碼,USB-C to USB-C連結才能達到USB 3.2 Gen 2的速度,保固的部分則由捷元負責
產品內附一覽,有快速導覽手冊,USB-C to C線材一條,和Crucial X9 Pro本體,連接線和本體都有封膜保護
產地是在越南,掃描包裝上的QRCODE會進入註冊頁面,登入後註冊即可獲得Adobe相關軟體的試用,並且有提供免費的管理工具和外接式SSD的資訊介紹
Crucial X9 Pro本體非常的小,尺寸僅有6.5x5 cm,厚度約0.5cm,四角圓形導角,通體為暗銀色,磨砂霧面質感看起來頗有高級感,而且中間的部分有稍微浮凸,並印有Crucial的Logo
背面則是註明了產品的型號、容量、產地還有各種認證資訊,與正面的光滑感不同,背面是用矽膠防滑質感的材質,可防止移動時不小心摔落
最特別的是這個孔,不僅可以透過掛繩綁在包包或鑰匙圈上,內側還有指示燈,可以得知目前是否有連接上硬碟
大小僅有健保卡的3/4,重量約36g,若是錢包大一點的搞不好還可以直接塞入,完全沒有負擔,就像以前攜帶手機電池的那種感覺
接入USB-C線通電後指示燈會亮白燈,即可正常使用
Crucial X9 Pro跑分與傳輸測試
測試使用的設備處理器是intel i9-12900K、主機板是Z790 AORUS extreme、記憶體是美光5600 16x2G 和 6000 24x2G、顯示卡是Gigabyte RTX 4070 ti,Crucial X9 Pro採用USB-C to C連接線,接入Z790 AORUS extreme的USB 3.2 Gen 2x2接口
在CrystalDiskInfo中可以看到Crucial X9 Pro的資訊和溫度,健康度100%良好,容量為2TB,初始溫度是34度,經過各項測試和傳輸檔案後最高溫度來到41度,在溫度控制表現非常優秀
使用CrystalDiskMark實際測試讀寫速度,這邊分別由左到右分別測試了預設模式、最佳效能模式和真實世界模式三種,在最佳效能模式中,循序讀寫最高能到1053.34MB/s和986.05MB/s
AS SSD測試檔案大小為1GB,循序讀寫分別是970.75 MB/s和831.25 MB/s,總分為693
AJA System測試檔案大小為1GB,循序讀寫速度為983 MB/S和883 MB/s
Performance Test測試,分數為4958,效率值為48%
在ATTO Disk Benchmark中測試檔案大小為1GB,深度佇列設為8,讀寫自512KB後呈現非常穩定的讀寫狀態,讀寫最高速度分別是1006.39 MB/s和943.78 MB/s
測試Crucial X9 Pro實際寫入的速度有多快,個人分別將1.5G的檔案複製到剛好100G去進行檔案傳輸,全程都在693 MB/s,傳送時間約兩分鐘,而且中間都沒有掉速,非常穩定且速度極快
簡單介紹Storage Executive
這是針對Crucial SSD 效能進行最佳化的免費工具,絕大部分的功能只有Crucial SSD系列,甚至是內接式的才能使用,介面內容簡單,左側有列出各項功能,包括硬碟詳細資訊、韌體更新、清理磁碟機、格式化驅動器等基本功能
硬碟詳細資訊會列出內部的使用狀態和溫度
開啟Momentum 快取功能,是使用部分 DRAM 作為 Crucial SSD 寫入指令的快取,以提升效能之功能
試用心得與個人想法
Crucial外接式硬碟多了Pro有沒有更厲害呢 ? 相比前一代的X9 雖然兩者都是採用USB 3.2 Gen 2,讀取效能也同樣是到1050MB /s,不過 Micron Crucial X9 Pro有多增加了ip55的防水防塵設計,在攜帶和放置的安全性上也更高,而且像這種小型又薄的外接式硬碟很容易就忘記其存在,為了避免遺失的可能,特別在其中一角作了一個凹洞,透過綁帶或繩子將其與重要物品綑綁在一起,還特地在洞口做指示燈,完全不浪費絲毫空間
至於是否要上到更高階的Crucial X10 Pro ? 個人是覺得沒有必要,目前有滿多主機板或筆記型電腦都有配置TB4的接口,TB4只有支援到USB 3.2 Gen 2,採用 USB 3.2 Gen 2x2 傳輸的Crucial X10 Pro雖然速度快,但就實際的運用層面和方便性來說還不如直接選擇Crucial X9 Pro,性價比更高
- Dec 29 Fri 2023 15:37
平價穩定加上更好的超頻體質,美光 Crucial PRO DDR5 6000 24Gx2 記憶體 開箱試用
Crucial PRO DDR5系列強勢出擊,全新打造的非二進制 DDR5 6000
今年美光全新帶有散熱片的PRO DDR5系列,以平價且穩定的優勢迅速獲得市場好評,而在今年底也順勢推出了採用非二進制的記憶體 DDR5 6000,傳統二進制的記憶體模組是我們熟悉的16/32/64組合,但是依照容量的不同在價位差別也很大,若是對預算有限的消費者來說,要拿捏在刀口上是很困難的,而這次推出的非二進制記憶體模組則是剛好穿插在其中,有24/48的組合,讓使用者更能依據自己的預算和需求來挑選最適合的記憶體
Crucial PRO DDR5 6000 24Gx2 產品開箱
本次要開箱的是DDR5 6000 48GB,24Gx2的雙通道組合,6000MHz是目前Crucial DDR5系列的最高時脈,內建Intel和AMD雙平台的超頻模組,採用有限的終身保固
外觀採用黑色條紋狀的散熱片包覆PCB板,左右側各印crucial和DDR5 Pro的標誌
背面貼紙標示記憶體型號,單條容量為24GB,電壓為1.1V,時序為CL 48,產地在馬來西亞
PRO DDR5的黑色散熱片霧面質感與主機板很搭
採用單面顆粒的配置,這也是與5600最大的區別,每一個顆粒的記憶體升級到3GB,總共八顆所以能達到單記憶體24GB的容量
與DDR5 5600的差異除了非二進制的容量和頻率外,時序和產地都不同,DDR5 5600時序是CL46,在墨西哥進行封裝,DDR5 6000時序是CL48,在馬來西亞進行封裝
如果使用的散熱片都一樣那要怎麼分DDR5 5600/6000,除了看背面貼紙外,最直接的方式是看PCB板側邊的顏色,紅色是DDR5 6000,綠色就是DDR5 5600
加上之前的兩條DDR5 5600可以達到80GB(32+48GB)的記憶體容量,對一次要多開超多網頁的朋友來說絕對滿足,但若要玩超頻時會被DDR5 5600給限制住,畢竟四條本就不好超了,時脈還不一樣,能穩定在6000已經是極限,所以後續的測試都是以雙通道DDR5 6000來處理,Crucial PRO DDR5系列的散熱片不會很厚,所以插好插滿也不會影響到水冷設備的安裝
Crucial PRO DDR5 6000 24Gx2 超頻測試
Crucial PRO DDR5 6000已經是目前美光DDR5 記憶體基本時脈最高的版本了,之前也有測試過DDR5 5600在超頻的幅度其實不大,穩定運作大概就是6000MHz,那麼這次測試的 DDR5 6000到底能超頻到什麼程度,還有耐久度測試後溫度會多高,都是測試的重點
測試的設備處理器是i9 12900K,主機板是Z790 AORUS Extreme,記憶體是Crucial PRO DDR5 6000,硬碟是KLEVV CRAS C920 ,顯示卡是 Gigabyte RTX 4070 ti,用CPU-Z驗明正身
電壓和時脈均在BIOS中進行調整,電壓最低為1.1V,最高為1.8V,時脈最低為6000MHz,最高到6800MHz
有內建XMP和EXPO雙平台的超頻模組,時脈分別是5600和6000MHz,如果對超頻感到苦手的使用者,可以直接套用該模組保證能順利達到該時脈
XMP模式,時脈6000MHz,電壓為1.1V,時序為48-48-48-96,cpu-z單核分數804.2,多核分數 10980.1
AIDA64記憶體測試,讀取為87074 MB/s,寫入為78844 MB/s,延遲為88.7 ns,穩定度用AIDA64耐久度測試通過
Super Pi測試,1M / 7.125s,16M / 2m 51.344s
wPrime測試,32M / 3.115s,1024M / 55.274s
Performance test測試,分數為3257,效率值為81%
XMP模式,時脈6400MHz,電壓為1.1V,時序為48-48-48-96,cpu-z單核分數805.5,多核分數 10973.2
AIDA64記憶體測試,讀取為91840MB/s,寫入為82172MB/s,延遲為84.0 ns
Super Pi測試,1M / 7.127s,16M / 2m44.656s
wPrime測試,32M / 3.225s,1024M / 55.782s
Performance test測試,分數為3405,效率值為87%
穩定度測試痛過,最高溫度達到48.8度
自動模式,時脈6600MHz,電壓為1.35V,時序為48-48-48-95,cpu-z單核分數799.6,多核分數10950.9
AIDA64記憶體測試,讀取為94114 MB/s,寫入為83180 MB/s,延遲為82.0 ns
Super Pi測試,1M / 7.093s,16M / 2m42.500s
wPrime測試,32M / 3.351s,1024M / 55.199s
Performance test測試,分數為3469,效率值為89%
穩定度測試通過,記憶體最高溫度達61度
自動模式,時脈6800MHz,電壓為1.50V,時序為48-48-48-95,cpu-z單核分數805.6,多核分數11131.6
AIDA64記憶體測試,讀取為96741 MB/s,寫入為86543 MB/s,延遲為80.8 ns
Super Pi測試,1M / 7.156s,16M / 2m 46.421s
wPrime測試,32M / 3.001s,1024M / 55.889s
Performance test測試,分數為3521,效率值為91%
穩定度測試失敗,測試約一分半,因為這次有額外搭載風扇,最高溫度僅有38.5度
試用心得與個人想法
Crucial PRO DDR5 6000這款非二進制記憶體,超頻最高時脈能到6800MHz,可惜7000MHz不管怎麼加電壓和調整時序就是無法順利進系統,6800MHz雖然耐久度測試是失敗,但是在系統中和各項測試都是很正常的,持續使用一段時間也沒有出現當機的狀況,所以就效率來說比起DDR5 5600來說要好上很多,不過延遲的部分目前還是無解,在調整中還是很難壓在80 ns以下,溫度的表現跟電壓很有關係,電壓為1.1V的6400MHz在經過耐久度測試後不到50度,電壓為1.35v的6600MHz則是飆高到60度,在外掛風扇後能得到極好的紓解,不過在測試分數差距沒有到很大的狀況下,開啟XMP模式且超頻到6400MHz就已經很好用了,穩定和效能兼具
- Dec 15 Fri 2023 16:11
Tapo智慧家庭系列好好說<第一彈>,智慧視訊門鈴 Tapo D230S1,清晰捕捉門前細節
居家思維新武器,開門不再心驚驚
隨著近年大家對居家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智慧家電也針對居家守護推出一系列的產品,最耳熟能詳的一定是智慧無線攝影機,另外還有窗戶感應和移動感應器等,而今天要開箱的智慧視訊門鈴 Tapo D230S1,則是結合了無線攝影機和門鈴兩者的特色,讓門鈴和視訊鏡頭進行連動,除了具備門鈴提醒的功能外,還能透過AI偵測和監控外界環境,並即時回報事件的發生和即時錄影,讓居家安全的強化等級更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