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音響品牌EDIFIER從1996年成立至今已邁入25周年,做為音響市場的領導者EDIFIER,甚至近年很火熱的真無線藍芽耳機市場也包括在內,而這次為了因應25周年的主題,EDIFIER也趁勢推出全新的旗艦款真無線藍牙耳機NeoBuds Pro,有Hi-Res認證且支援LDAC、LHDC藍牙音訊解碼,讓使用者能完整享受到最極致的音質體驗,而這次軟體更導入了發燒友EQ功能調整,針對音質有特殊需求的朋友隨時都可以自定義最佳的聆聽模式。
- Nov 04 Thu 2021 22:01
EDIFIER 25周年旗艦 NeoBuds Pro 真無線藍牙耳機開箱試用
- Oct 28 Thu 2021 01:12
D-Link EAGLE PRO AI M15 AX1500 Wi-Fi 6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開箱試用
今年D-Link友訊推出全新的EAGLE PRO AI系列路由器,目前總共有三款,分別是採4根外接天線的R15、隱藏天線嬌小方塊狀的M15,還有可作為無線延伸器使用的E15。EAGLE PRO AI系列最大的特色是能透過AI技術,在智慧連網、Mesh串聯、流量管控、家長監控和智慧助理等功能上做進一步的強化,且三款產品不僅可以獨立運作,還能互相Mesh串聯以建構更為安全且穩定的Wi-Fi 6網路環境。
- Oct 12 Tue 2021 11:19
宛若寶石般的精緻外觀,漫步者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耳機白色版開箱試用
導讀
- Sep 25 Sat 2021 23:03
IOGEAR KeyMander 2 Mobile 手遊搖桿鍵鼠轉換器開箱試用
導讀
- Aug 13 Fri 2021 16:56
安耐美 ENERMAX ETS–F40–FS CPU空冷散熱器開箱試用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電腦散熱方案,一直是許多玩家面臨的課題,依照散熱能力從原廠扇、塔扇、一體式水冷到開放式水冷,效率雖然是節節提升,不過組裝的難度還有安全上等諸多考慮總是會讓許多玩家難以下手,鑒於目前市場多以中階處理器為大宗,兼顧散熱能力、靜音和組裝步驟較為簡單的塔扇無疑是大多數使用者會選擇的目標。今年ENERMAX推出兩款全新的空冷散熱器,搭載華美燈效的ETS-F40 ARGB和今天要開箱的無燈效基本款式ETS–F40–FS,在結構上都具備大型鋁製鰭片和14公分靜音風扇,解熱功耗可達TDP 200W,加上專利的渦流產生器能加速熱傳導提高散熱效率。
ETS–F40–FS外觀開箱
外盒正面和背面均標示著產品的特色,大型鋁製鰭片設計讓散熱面積更大,搭載PWM靜音風扇,提供TDP 200W解熱功耗,專利的渦流產生器能帶走更多廢熱


官網詳細規格

除了散熱塔本體,還有1顆14cm風扇、說明書和配件盒

配件盒內有各平台專用的背板、支架和螺絲等,背板的部分通用於Intel和AMD平台

①Intel LGA 1366/1200/1156/1155/1151/1150/775

②Intel LGA 2066/2011-3/2011

③AMD AM2/AM2+/AM3/AM3+/AM4/FM1/FM2/FM2+


另外還有附上2g的道康寧TC-5121C散熱膏

鋁製散熱塔本體,加大的鰭片設計讓散熱效能更加提升

上方的渦流產生器和鰭片兩側折彎封閉式架構,可以加快對流效果


搭載了4支ø6熱導管加上銅底管直觸技術,讓熱傳導速度更快且迅速帶走廢熱


風扇尺寸為14cm,為PWM風扇,轉速是300~1200RPM,風量是18.11 ~ 74.33 CFM,噪音值10 ~ 23 dBA


透過配件盒內的風扇扣具就能輕鬆安裝在散熱塔上,扣具有兩組,可依照散熱需求加裝第2顆風扇


散熱塔的重量約為511g,加上風扇後則是653g


整體高度約15.6cm,長度約14cm,寬度約9cm

安裝與上機示範
這次準備的硬體設備
CPU : Ryzen 5 3600
主機板 : Asus X570-F GAMING
記憶體 : Crucial Ballistix DDR4 16G
SSD : Crucial P5 500G
顯示卡 : ROG STRIX RX570 4G
電源 : 曜越 Smart RGB 600W
機殼 : Fractal Design Define 7 Compact
AMD平台可以用主機板預設背板也可以用散熱器所附的背板,以下示範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使用主機板預設背板

將定位膠環套放在背板螺紋上

放上AMD支架並以螺絲固定,記得在CPU上塗抹散熱膏

安裝散熱塔,中間的凹槽方便螺絲起子固定底座彈簧螺絲


不對稱熱管設計能預留更多空間給記憶體使用

扣住風扇即可完成


第二種是使用散熱器所附背板,根據腳位選擇插入定位螺絲後加上墊圈固定


將背板放入主板後方,在定位螺絲上加入膠環套


將支架放在上方並鎖上螺帽固定,記得在CPU上塗抹散熱膏


安裝散熱塔,固定底座彈簧螺絲

扣住風扇就完成了,基本上兩種方式都非常穩固,個人是選擇用第一種比較方便

這次採用Fractal Design Define 7 Compact中塔式機殼,可接受散熱器尺寸達16.9cm,所以安裝ETS–F40–FS完全沒有問題

注意事項 :
安裝散熱器時記得一定要將銅底的膠膜撕開,不然CPU的熱無法傳導至銅管底部

安裝第二顆風扇有可能會卡到主板散熱模組,雖然可以調整風扇位置,但要注意機殼容許的安裝散熱器高度

散熱與噪音測試
噪音測試會以環境因素有差異,所以當作參考即可,對應主機板上能設定的風扇轉速模式共有四種,分別是安靜標準加速全速,並會扣掉未開機時的噪音值36.8 dBA作為真實噪音值

①安靜模式
風扇轉速為490 RPM,真實噪音值是4 dBA


②標準模式
風扇轉速為529 RPM,真實噪音值是5 dBA


③加速模式
風扇轉速為795 RPM,真實噪音值是9.1 dBA


④全速模式
風扇轉速為1260 RPM,真實噪音值是19.5 dBA,基本上在加速模式之前都非常安靜,全速也僅是稍微有些聲音


散熱部分以AIDA 64作壓力測試,風扇轉速均設定為全速
①預設頻率3600MHz,核心電壓預設是1.25V

FPU壓力測試,溫度穩定在60度,最大功耗是63.97W


②主機板開啟TPU超頻模式,頻率為3900MHz,核心電壓是1.25V

FPU壓力測試,溫度為66度,最大功耗是82.15W


③手動超頻模式,頻率為4200MHz,核心電壓是1.35V

FPU壓力測試,溫度為79度,最大功耗是99.22W


④對比原廠扇散熱測試

單純CPU壓力測試下,手動超頻模式,頻率為4200MHz,核心電壓是1.35V,溫度最高到95度,若是單燒FPU則會藍頻當機

試用心得與個人想法
個人是第一次使用這類塔扇,因為說明書上相關步驟非常詳細,所以安裝上毫無難度,而且底部的不對稱熱管設計讓右側空間加大,不容易卡到記憶體,而且散熱器高度僅有15.6cm,能適合絕大部分的中塔式機殼。靜音風扇是個人相當驚喜的部分,全速運轉的最高噪音值僅有23dBA,實際感受的聲音不大,而標準和靜音模式甚至只有不到5dBA,幾乎是完全無聲的狀態。即便風扇是如此安靜,散熱效果卻沒有因此降低,ETS–F40–FS的散熱能力比起比起原廠散熱器強太多了,尤其是今年如此炎熱天氣下,在使用上就更加明顯,在非冷氣房狀況下,待機不超過40度,手動超頻後最高溫度也沒有超過80度,以一款只要990不到千元價位的空冷散熱器來說,ETS–F40–FS真的是物美價廉。
- Aug 13 Fri 2021 13:22
Fractal Design Define 7 Compact white 靜音版機殼開箱試用
緊湊型格局卻有寬敞空間,實現靜音與散熱的極致面
瑞典知名機殼大廠 Fractal Design 在2020年推出了全新架構的Define 7系列,其後為了滿足消費者在有限環境使用需求因應而生的Define 7 Compact,不僅承繼了Define 7系列的架構優勢,更具備著小體積且空間寬敞的特色。Define 7 Compact具備多功能開放式布局,可安裝最大ATX尺寸的主機板,前方也有足夠空間容納360mm水冷,可替換式的頂板可因應設備調整散熱或靜音模式,後方的線材軌道設計和側板的無螺絲拆卸,給予使用者在組裝上最大的自由度和便利度,那麼這款機殼究竟還有什麼特色,就讓我一一為各位介紹。
Define 7 Compact white外觀介紹
外箱前後均有標示產品的特色和分解爆炸圖
官網規格介紹,支援塔扇最高169mm,顯示卡長度最大360mm,水冷設備最大為360mm,風扇最多可安裝7顆,硬碟最多可安裝四顆SSD
機殼是由保麗龍包覆固定
配件盒內有通風頂板、機殼螺絲和說明書,說明書針對機殼組裝講解非常詳細
通風頂板孔洞分布很有設計感,並在前方預留I/O位置
機殼本體出爐,純白外殼和簡單俐落的外觀設計
前面板採用鋁合金材質並做拉絲處理讓質感更為提升,側邊為進氣孔並附有濾網遮蔽灰塵
左右兩側為相當厚實的鋼板材質,後方為活動式門鎖,往外側輕推即可卸下側板,內面均有貼上隔音棉
後方則是基本配置,下方電源安裝處有托架
頂部為全覆蓋式鋼板,I/O配置由左至右分別是重啟鍵、Audio I/O、USB 3.1 Gen2 Type-C、開機鍵、USB 3.0 x 2和USB 2.0 x 2
底部有大面積抽取式濾網和散熱孔,前方為可拆卸式硬碟架,腳架造型有特別設計過
Define 7 Compact white內部詳解
①內部正面
採用上下分艙式和電源遮罩設計
上艙空間能安裝ATX尺寸主機板,比想像還大,並預留許多走線的孔位
前後各配置一顆風扇,前方搭載14cm風扇,型號為Dynamic X2 GP-14,定速1000rpm,後方是12cm風扇,型號為Dynamic X2 GP-12,定速1200rpm
下方電源遮罩上有開孔可安裝1顆12cm風扇幫助散熱,需移除硬碟架
可以安裝的散熱器高度達169mm
②內部背面
內部背面預留空間相當足夠,可安裝兩顆2.5吋硬碟
佈線和線材處都有魔鬼氈方便整線
前I/O線材
下方有可移動式硬碟架,右側可放置ATX尺寸電源
移動式硬碟架必須從電源安裝處取出,可安裝兩顆3.5吋硬碟或2.5吋SSD
前方提供佈線的寬度有2cm左右,是非常足夠的空間
③頂部空間
頂部為開放式設計,預裝全覆蓋式頂板
卸下頂板可以看到內側貼著隔音棉
有大面積防塵網,取出時必須先提高再向後拉
可以安裝最多2顆14cm風扇或一組240mm水冷散熱器,需更換成通風式頂板
通風式頂板與全覆蓋式頂板一樣都是無螺絲設計,可輕鬆拆卸和安裝
④前面板空間
前面板需要拆下底部抽取式濾網後才可卸下,前面板內側貼有隔音棉
兩側濾網可以拆卸清潔
前方可以安裝最多3顆12cm風扇或一組360mm水冷散熱器,需移除隔板和調整硬碟架位置
⑤全機開放展示
卸下所有部件後的機殼一覽
全機濾網一覽
硬體安裝與燈效展示
基本硬體完成圖,ATX主機板搭配原廠扇
將原廠扇換成安耐美ETS-F40-FS塔扇,因為塔扇高度只有15.6,所以安裝上完全沒有問題
噪音測試,全速運轉時是53dBA,加上側板後僅有45dBA,能阻絕隔音的效率相當不錯
為了能完整展現燈光效果,在頂部和後方安裝三顆迎廣ARGB風扇做排氣
前方使用ROG飛龍二代360mm一體式水冷,安裝時需要取下隔板
後方因為都有預設線材軌道和魔鬼氈,即便是使用一體式水冷和非模組電源,在整線上依舊非常輕鬆
水冷設備完成圖,有燈效襯托下實在是相當漂亮
燈效影片展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qjmb0Rb8ps
試用心得與個人想法
一款好的機殼在實際組裝時就能感受到其做工的細節,而這也是個人如此推崇Fractal Design機殼的主因,從靜音散熱兼具的Define系列,強調散熱通風的Meshify系列和外型質感極為精美的Vector,Fractal Design的機殼技術始終都在進化,最新的Define 7系列雖然外型上變化不多,依舊維持著Define系列方形且洗練的外觀,但是內裡整體結構上卻有大幅度的改變,而這些特色也被Define 7 Compact完整的承繼下來。
這次開箱的款式並非玻璃側透,在外觀上唯一的特色看似只有鋁質拉絲的前面板,但是當側蓋卸下後,寬敞空間的反差感讓人驚艷,在硬體的支援上也十分豐富,儲存裝置能安裝到最多4顆SSD,在散熱上也能安裝360mm水冷設備,並支援七顆風扇幫助進氣排氣,加上小巧的體積,更適合一般使用者在有限的桌面上放置。
兼具散熱和靜音的首選絕對非Define系列莫屬,Define 7 Compact無論是頂板、前面板和兩邊側板均附有隔音棉,且鋼板的厚度亦是真材實料般厚重,為隔絕噪音提供極佳的環境,若切換到散熱模式,換上通風式頂板,搭配前面板、頂部和底部大面積濾網,可避免灰塵進入機殼內部影響風道順暢,讓使用者能更專心於遊戲或工作上,而個人覺得側板的活動式門鎖設計能省去轉螺絲步驟真的是非常便利,除了防止側板摔落外,在背面空間充滿線材時比起抽取式更容易安裝上去,完全不用擔心卡線問題。這次即便沒有使用玻璃側透款式,個人還是特別準備了一體式水冷和ARGB風扇來搭配機殼,不僅是為了展示內部完整組裝空間和華美燈效外,更重要的是它值得我花這麼多時間和心力來為各位介紹,「Fractal Design的好,用過才知道」。
- Aug 03 Tue 2021 00:45
護眼有一套,POWZAN ML660 智慧螢幕掛燈開箱試用
非對稱光源設計,夜間使用無負擔
過去在螢幕照明上,大部分的人都是用日光燈或是桌面檯燈為主,在環境亮度不足的狀況下,日光燈的照明顯然不夠,而桌面檯燈則會讓螢幕反射其光線至人眼中,使用久了難免不舒服,因此近年來開始有螢幕掛燈這類產品相繼出現。今天要開箱的POWZAN ML660 智慧螢幕掛燈,採用非對稱光學設計,既不會照射螢幕也不會反射眼中,能有效減少長久使用時對眼睛造成的負擔,輕量化結構和鍍黑金屬外觀,安裝便利外也不會佔到桌面空間,觸控式多段色溫和亮度調整,不僅操作簡單,還能因應各環境變化進行調整,那麼實際上操作起來的效果如何,就由我來一一介紹。
ML660產品開箱與介紹
外盒正面可以看到掛燈整體外觀,POWZAN的標誌是一隻牛,有標示產品特色,包括非對稱光源設計、色溫調整和簡易安裝
外盒背面則有標示規格產品尺寸和注意事項,電源輸入方式可以透過USB接電腦主機或行動電源,螢幕厚度需在8mm~60mm的範圍內,內部搭載128顆LED燈,並提供5種色溫
詳細官網資訊請參考以下連結
ML660 官網資訊
ML660掛燈本體用泡棉包覆固定,內附一本說明書,針對產品功能和安裝有更細部的說明
螢幕掛燈本體,主燈長度為43.5cm,輕量化機構使其僅有445g重量,相當輕巧
外觀鋁合金質感,表現有黑色電鍍層,搭配螢幕更具質感,耐用度也更高,側邊有POWZAN的LOGO
主燈搭載128顆LED燈珠
上方金屬接點可以藉由觸控來調整燈光亮度和色溫,亮度部分為無段數,長按可以調整亮度明暗,短按則是電源開關,且亮度會記憶最後設定,之後開啟時就不需再作調整。色溫有五個段數可以調整,分別有2700K/3700K/4500K/5800K/6500K
後部固定夾主要調整配重以便鎖緊在螢幕上方,適合範圍在8mm~60mm,支架能夾取的角度最大在150度
ML660實際安裝與試用
個人準備了一台22吋的顯示器,螢幕厚度約為1.2cm,安裝相當輕鬆,只要架上去確定好前方的檔板有卡住螢幕上方前緣,之後調整後部固定架的旋鈕,慢慢轉緊固定即可使用
從側邊看到後部固定夾雖然是卡住螢幕,不過並非完全貼緊,所以不用擔心會傷到螢幕表面,而且固定夾也有一定重量,所以可以穩穩固定在螢幕上撞到時不怕摔落
電力輸入可以使用手機充電器、行動電源或是接入PC、螢幕的USB孔來使用
開啟電源,預設黃光且亮度為最高
ML660智慧掛燈採用非對稱光學技術,透過右圖可以了解非對稱燈源在直線方向不會照射螢幕造成反射進入人眼,能有效降低對眼睛的傷害和負擔
光線較亮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前方30到45度之間,後方45到60度光線稍弱
使用一般LED檯燈或立燈放在螢幕上方,整體環境光線分布很均勻沒錯,但是螢幕的光線會反射至使用者眼中,長久使用容易疲勞,而且個人還是使用霧面螢幕,若是亮面螢幕會反射更厲害
使用ML660智慧螢幕掛燈,光線強度集中在工作區域,過往LED螢幕容易讓人不適的亮度也獲得有效舒緩,無論是日間或夜間使用都很舒適
玩遊戲時非常推薦使用螢幕掛燈,尤其是遊戲場景在明暗度切換上十分頻繁時,有螢幕掛燈維持環境區域的光線就不會疲勞
亮度變化,無階段,從0到100亮度調整約需8秒左右
https://youtu.be/AZmDImhNGtM
色溫調整,從黃光2700K到白光6500K共有5階段變化
https://youtu.be/CeXDR-QdYSw
試用心得與個人想法
這是個人第一次使用螢幕掛燈,ML660採用非對稱光源設計,強調不直射雙眼也不會透過螢幕反射的優點,在實際測試下的表現相當令人驚豔,因為LED螢幕的亮度一直以來都困擾著我,即便調到sRGB模式後仍舊比起CCFL面板要亮很多,透過桌面檯燈僅能稍微減緩不適感,但是在安裝上ML660以後能明顯感受到雙眼疲勞程度減輕非常多。ML660提供5種色溫模式,從2700K到6500K主要是黃光和白光,光線照射的角度和亮度都很足夠,所以現在不管是日間或夜間都會開著使用,亮度調整的速率比較慢而且變化不夠明顯,常常要等到亮度變化後才知道是往哪個方向調整,稍微有些不便。安裝上十分輕鬆,直接架在螢幕上方即可使用,而且即便螢幕受到撞擊或搖晃也因為後方固定架的重量所以不易摔落。最後是個人覺得智慧兩字用在ML660上面似乎還差了一些,因為BenQ的ScreenBar是有內建感應燈接收環境狀態來進行亮度調整,而ML660主要還是手動為主,雖然操作很簡單,不過跟真正的智慧螢幕掛燈仍有些許差距,期望未來的產品能在硬體上有更好的表現。
- Jun 12 Sat 2021 01:27
POWZAN CK650 Stardust RGB光學機械遊戲鍵盤 靜音紅軸開箱試用
導讀
POWZAN Gaming 拜森電競創立於2020年,為了讓電子競技能夠融入使用者的生活中,從遊戲玩家的角度進行開發,打造出高性價比的專屬周邊設備,讓消費者能輕鬆享受高品質的遊戲體驗,產品線相當豐富,包含遊戲鍵盤、滑鼠、電競椅、電競桌還有個人相當感興趣的電競沙發等。
POWZAN CK650 Stardust RGB(以下簡稱CK650 Stardust RGB),是POWZAN第一款機械式電競鍵盤,有靜音紅軸和清脆青軸兩種,均採用光軸觸發,能大幅減緩觸發的反應時間,讓按鍵對應遊戲輸出更加迅速確實,在外觀上使用航空級鋁合金增加耐用度和質感,按鍵燈效搭配四周的環形燈條更讓鍵盤整體呈現更豐富的面貌,搭配軟體專屬介面,無論是巨集編寫或是更細緻的燈光設定等功能均能在此輕鬆操作。
POWZAN CK650 Stardust RGB產品開箱
外盒正面和背面均標示著產品的特色,採用光學機械軸,軸體是靜音紅軸,支援RGB燈效並有POWZAN專屬軟體支援,可搭配組合鍵操作鍵盤上各項功能
POWZAN的LOGO是一隻鬥牛,頗有在遊戲中無往不利的氣勢
內容物除了鍵盤本體外,還有POWZAN Gaming介紹和一本說明書
說明書內容簡單,主要是介紹Fn Key實體按鍵的應用
CK650 Stardust RGB本體,顏色為全黑,鍵盤面格局相當簡潔
懸浮式設計不僅好清潔,在燈光效果展現上也更為突出
鋁金屬上蓋磨砂處理增添了細緻感
四周有完整的燈條環繞,可以期待豐富的燈光效果
USB線後方直出,並用編織繩保護,增加耐用性和彎曲弧度,USB接頭為鍍金設計
背面有產品型號說明,下方有做防滑設計,支架段數為一段
長鍵均採用衛星軸,在按壓時平衡度較好,拆卸也容易
靜音紅軸本體,無段落感,觸發行程為2mm,按壓力道為55g,鍵軸可點擊八千萬次
鍵帽為ABS二色成型,表面有做磨砂處理,所以不易打油且耐磨
搭配Fn key的各鍵功能
①ESC鍵是回到預設狀態,F1~F8是媒體鍵,F9~F12是功能鍵
②燈效按鍵,上排的是左邊PrtSc切換鍵盤燈效模式,中間ScrLk是遊戲模式開關,右邊PAUSE是遊戲模式燈效,下排左邊的Ins是環形燈效模式,中間Home是單色燈效切換
③方向鍵可以調整燈效亮度和速度
軟體操作與燈效體驗
POWZAN CK650軟體,紅黑配色介面簡潔,主要有四個功能,自定義按鍵、背光燈效、遊戲模式和巨集設定
CK650 Stardust RGB所有按鍵都可以自定義,包括鍵盤功能、滑鼠功能、巨集和多媒體等
背光燈效模式內建18種,每個燈效的名稱都相當詩意,在速度和亮度的調整更為細緻,有些特殊燈效還能控制方向
自訂色彩比基本內建有更多選擇,努力打造屬於自己的專屬燈效吧
遊戲模式開啟後會停用容易影響遊戲的功能組合鍵,透過Fn+ScrLk亦可進行開關
巨集功能很完整,可以錄製也可以自己安插事件調整延遲
設定完以後選擇自定義按鍵功能即可使用巨集
接上電源,優美的燈光效果瞬間展現
環形燈效是獨立操作的,和鍵盤燈效的反差感增添了燈光的豐富性
無疑是桌上最閃亮的主角
單色燈效展示,預設是彩虹燈效,單色燈效一共有八種
遊戲燈效有適合MOBA和動作射擊類型的共兩種
鍵盤燈效影片展示
https://youtu.be/hrhYKVRB_D4
https://youtu.be/QrsbLN01mYQ
環形燈效影片展示
https://youtu.be/oenpL-3JET0
試用心得與個人想法
作為POWZAN的第一款機械電競鍵盤,CK650 Stardust RGB不僅具有高性價比,在功能和外觀上都有不俗的表現, 這次試用的靜音紅軸反饋度很不錯,且觸發壓力在50g,在操作上不容易誤觸,另外搭配光軸觸發技術降低延遲時間,所以玩遊戲時按鍵的各項動作都能即時反映,讓遊戲整體順暢度倍增不少。專屬軟體介面簡單好上手,基本上該有的自定義功能和巨集都有,也貼心加入遊戲模式避免誤觸組合鍵。燈光效果是CK650 Stardust RGB的一大亮點,鍵盤內建的燈效模式很多,搭配專屬軟體還能自訂色彩,加上四周的環形燈效更增添其豐富的面貌,不過環形燈效和鍵盤燈效沒有同步是有點小可惜的地方。
若是想要詳細了解產品資訊,以下提供官網網址
- Jun 07 Mon 2021 21:09
HyperX防疫專屬電競全套PART 1,輕巧有型的Stinger Core 7.1 Wireless無線耳機開箱試用
極致輕量與絕佳音質相輔相成,性價比超高的無線電競耳機
HyperX是金士頓的電競品牌,從2002年發展至今,產品也從過去單記憶體的產線逐漸拓展到固態硬碟和各式電競周邊上,為了滿足遊戲玩家的需求,HyperX從外觀設計到內在品質均使用一流的元件,以提供卓越效能的產品給予玩家最舒適的體驗。
今天要開箱的HyperX Stinger Core 7.1 Wireless是Stinger系列最新款的無線耳機,採用2.4G無線傳輸,省去了線材的束縛,加上極為輕巧的重量都讓配戴舒適性更上一層,可透過軟體開啟7.1虛擬環繞音效,讓使用者能完全沉浸在遊戲和影片帶來的聽覺饗宴,感受身歷其境的氛圍。
Stinger Core 7.1 Wireless開箱
外盒是金士頓經典的紅白配色,正面和外面均標示著該耳機的特色,Stinger Core 7.1 Wireless是一款搭載2.4G無線傳輸的耳機,可通過軟體實現7.1環繞音效,讓玩家能隨時享受沉浸式的遊戲體驗
官網詳細規格,還有Stinger系列所有耳機的比較
內容物除了耳機本體外,還有無線接受器和充電線各一
無線接收器中間有指示燈,USB充電線接入耳機端為USB-C接頭,兩個配件都是黑色
實際展示耳機外觀,Stinger Core 7.1 Wireless雖然是全黑色,但是其簡約的外型簡約加上極為輕巧的重量,並不會帶給人厚重感
耳機在左側已搭載一組電容式麥克風,具備單向降躁的特色,旋轉向前即可使用,旋轉向後則會直接靜音
頂部有HyperX大LOGO,頭帶支架上方有彈性極佳的厚海綿墊
左右兩側為可伸縮鋼芯,實際可調整刻度有13個,內側均有左右耳R和L標示
耳機單體的連接處亦能調整內外角度讓整體配戴更為平衡
耳罩上的海綿看起來沒有很厚,為透氣式設計,久戴不容易出汗
卸下海綿後可以看到單體的外側是有額外處理過,呈現後凹的形狀,能完美符合耳朵外側較為突出的部分,可大幅降低擠壓耳朵的不適感
左側除了搭載麥克風外,所有功能按鍵也都放置在左側,包括最上方的開機鍵,中間的音量調整鍵,還有最後面的USB-C充電孔,音量鍵採用滾輪前後方式做音量增減,在轉動時貼近無段數的使用感,操作更方便
重量僅200g出頭,任何磁吸式耳機架都能輕鬆放置,不過充電線偏短,若是機殼前置I/O過遠會稍微麻煩一些
軟體操作與實際體驗
官網可以下載HyperX周邊專用的軟體NGENUITY,介面簡潔易操作,左側會列出所有HypexX連線產品並做好分類,能調整的參數不多,主要就是麥克風和耳機的音量,還有虛擬7.1聲道開關
設定是針對全部周邊設備,包括與遊戲的連結和軟體更新或重設等
右上角介面顯示電量,有高中低三種模式
預設的部分可以增加遊戲連結,開啟後就會套用當前耳機使用的模式,可以針對各式不同的情境儲存多組模式
耳機配戴的舒適感一直是個人相當注重的環節,根據使用過的兩款HyperX耳機Cloud Alpha和Cloud Revolver經驗來看,HyperX在整體的配重和舒適度都具備相當水準,這樣的優勢延續到Stinger Core系列依舊沒有改變,更重要的是Stinger Core 7.1 Wireless更為輕巧的重量,減輕了頭壓和耳朵的負擔,讓舒適度更為提高,海綿本身是薄了一點,但在設計上也更為服貼耳朵外側,即便是配戴粗框眼鏡經過長時間使用也依舊不會感受到不適
音質上的部分比較偏主觀,所以這部分的討論當作參考即可,Stinger Core 7.1 Wireless在低頻表現上頗有水準,40mm的驅動單體讓低頻的下潛深度很夠,在聽歌曲時無論是BASS和鼓聲都很清楚地呈現出來,中頻部分稍弱,人聲在一般模式下不夠清晰,除非是伴奏少的抒情歌,不然很容易被配樂壓過去,針對這點其實Stinger Core 7.1 Wireless也有做出改善方式,那就是加入虛擬7.1環繞音效,開啟後會將高低頻稍微壓縮,讓中頻的人聲得到解放,帶有一點回音也讓空間和延伸性更為寬廣,高頻的表現中規中矩,不過開啟7.1後跟中頻搭配得很不錯,讓整體音質的立體感更為豐富。所以歌曲若有人聲滿建議開啟7.1環繞音效,聆聽的氛圍更為強烈許多,若是純配樂尤其是弦樂團伴奏,就建議關閉7.1環繞音效,不然回音太重反而會失去味道
電競耳機的重點自然是在遊戲上,這次特別試玩了幾款遊戲來體驗Stinger Core 7.1 Wireless+7.1的音質表現
動物之鬪是一款可愛畫風的格鬥遊戲,有呈現出流暢的擊打節奏,連柴犬揮重拳的拳風聲音都能完整表現出來,所以即便是多人混戰,各個角色的招式音效都能清楚辨別
惡靈古堡3重製版,恐怖遊戲的音效一直以來都是個人的罩門,但是為了測試也只好豁出去了,無論是僵屍的低吟或是拖曳腳步等極細微的聲音通通都有收錄進去,完全把遊戲內凝重壓抑的氛圍呈現出來,尤其是暴君首次出現那刻展現的吼叫聲,真心會把人嚇得心驚膽跳
胡鬧搬家是多人同樂的動作遊戲,其中的鬼屋關卡要隨時躲避鬼魂和鋼琴的追擊,輕快帶有黑色幽默的配樂和各種陷阱音效表現都很到位
PUBG是著名的大逃殺射擊遊戲,也幾乎是耳機專屬的測試遊戲之一了,畢竟在槍林彈雨的世界中,聽聲辨位是非常重要的,像是車子由遠到近,敵人由左側繞到右側,還有槍聲的回響聲都有相當不錯的水準
試用心得與個人想法
不到兩千元的價位,加上定位大概在中階,HyperX Stinger Core 7.1 Wireless整體表現超乎我的預期,無論是配戴舒適度和音質都有相當水準,在音質方面高中低頻平衡度調整的不錯,除了中音稍微弱一些以外,不過在開啟7.1虛擬環繞後,完全彌補了這部分的不足之處,另外包括簡潔的NGENUITY介面,還有容易滑動的滾輪音量鍵等貼心設計,都讓使用者在操作上更為輕鬆。個人覺得這款耳機的舒適度是最為值得稱讚的特色,因為僅有215g的重量加上透氣的海綿耳罩,即便是長時間配戴也不會讓人頭部或耳朵感到不適。最後是個人覺得可以小改善的地方,第一是充電線再更長一些,充電時比較不容易被線卡到,第二是7.1環繞音效的回音可以再小一些,在音量較大時受到的影響就會小很多,也會讓整體聆聽感更為平衡。
- May 29 Sat 2021 04:06
COUGAR 美洲獅 MX660 Iron RGB 中塔機殼開箱試用
簡潔俐落線條設計,內部空間廣大,個性化投影燈極具特色
COUGAR自2008年起致力研發電競專用的電源供應器、機殼和散熱風扇,透過組件和周邊的結合打造出專屬玩家的電競空間。今天要介紹的COUGAR 美洲獅 MX660 Iron RGB(以下簡稱MX660 Iron RGB),作為一款電競專用的機殼,在硬體的支援度上自然是十分充裕,可安裝EATX尺寸的旗艦主機板,且上方和前方均有預留360mm水冷空間,並支援最長41cm長度顯示卡,兼顧硬體效能和散熱的平衡。在外型上除了配置一顆ARGB風扇外,燈控板搭載最多六組ARGB風扇,前面板下方的COUGAR Logo投影燈則是MX660 Iron RGB系列的一大看點,且燈效與ARGB風扇同步,從裡到外都能呈現出酷炫的電競風格,那麼這款機殼究竟還有什麼特色呢,就讓我一一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