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Intel Taiwan Open House 軟硬的結合更具主宰力
▲2022 Intel Taiwan Open House 於9/29在寒舍艾麗酒店舉辦,現場也有許多自媒體,校園大使KOL等一同共襄盛舉該盛會,本次Intel除了展示最新的第13代Intel處理器外,還有許多人引頸期盼的高階ARC顯示卡終於亮相,而且除了硬體的部分,這次也透過Intel的Unison程式,從而引導出與更多業者整合的功能應用。
 

即便小改款,功能依舊強大的13th處理器

簡報記錄重點
①第13代Core i桌上型處理器代號為Raptor Lake
②提供三種TDP等級35W、65W、125W
③最高等級的core i9-13900K,最高超頻時脈為5.8GHz,採用8Pcore+16Ecore 32執行續配置
④core i9-13900K效能較上一代i9-12900K在單核提升約15%,多工提升約41%
⑤Z790晶片組將支援更多的PCIe Gen 4和USB 3.2 Gen 2x2

2022 Intel Taiwan Open House 軟硬的結合更具主宰力
▲相信大家一定會特別在意這代的功耗表現,雖然Raptor Lake與上一代同樣採用Intel 7製程,但是得益於整體架構和電晶體設計優化,能夠以更低的功耗達到更好的效能,以core i9-13900K為例,僅需65W功耗就能夠與241W的core i9-12900K在效能上持平,這是相當優秀的成績

2022 Intel Taiwan Open House 軟硬的結合更具主宰力
▲記憶體的部分可支援最高DDR5 5600MHz,核心的部分除了core i9增加8個E core外,i5/i7也增加了4個E core,大幅提昇核心在多工的表現力,過往擠牙膏的狀況不再,是真的有點東西了
 

dwi03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DDR5記憶體自去年隨著Intel 12th CPU一同問世後,因為產能的問題造成市場價格一度居高不下,加上600系列主機板又有支援主流的DDR4,所以市占率始終無法有效提升,而隨著下個世代CPU戰場即將開打,為了讓消費者有更多可用之兵,作為第一代的DDR5系列,Micron Crucial DDR5 4800替平價市場開啟了第一槍

想必大家都有此一問,為什麼要使用DDR5?
簡單來說就是DDR4的效能已經入不敷出,無法滿足全新世代甚至即將到來的下一代CPU,從近年Intel和AMD的處理器戰爭中,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超過10核心的多核架構已經逐漸成為主流,為了能有效增加系統效能,勢必要全新的記憶體架構才能推動未來多核CPU的演算能力。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Micron Crucial DDR5 4800提供8/16/32GB三種容量,本次開箱的是16G,由2條8G的記憶體組成雙通道,基本頻寬為4800hz,額定電壓為1.1V,CL是40,產地為馬來西亞

順便說明一下美光的兩個品牌Micron和Crucial,一樣都擁有記憶體和SSD等產品,不過面向的消費市場卻截然不同,Micron主要是服務企業、雲端和資料中心等較為專業的應用客群,Crucial則是針對家庭、辦公室和電競等消費級市場,所以DIY玩家使用的產品多以Crucial系列為主。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未來Crucial DDR5系列針對高效能和可超頻的記憶體,都會以黑色PCB板為主,而Crucial DDR4或Micron系列記憶體仍然會維持綠色,對於DIY的消費者來說在分辨上更為容易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Crucial DDR5 4800為單面4顆粒,每顆顆粒的容量為2GB,美光作為晶圓大廠,記憶體顆粒自然是屬於本家的1XA45 D8BNK,製程技術採用世界最先進的1α

1α 可說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DRAM製程技術,這邊也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製作晶片的歷史,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斷的縮小電路,並塞入更多的電晶體和記憶體元件,進而達到提升效能,減少能耗的效果,而1α 相對上一代的1z來說,記憶體容量可提高40%,功耗也降低了15%,進步幅度非常之多,而1α 製程技術自去年開始也已經在消費性PC的Crucial DRAM量產,所以想當然本次開箱的Crucial DDR5 4800自然也使用了1α 製程技術。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DDR5和DDR4相異之處除了防呆的金手指位置外,最大的特色就是新增PMIC,這是一種全新的供電設計,與過往DDR4的供電來自主機板提供不同,透過PMIC晶片獨立控制記憶體電壓,能更有效且持續的保持電壓供應,所以在高頻寬下仍然能擁有極佳的穩定度,對於超頻也相當有幫助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這次個人使用的平台是Intel i9-12900k,搭配的主機板是Aorus Master Z690,在這麼高階的配置下,除了簡單的基礎頻率跑分測試外,自然也會想試試看這款記憶體的超頻極限能到什麼程度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不得不說,黑色PCB板在外型上更適配主機板,過去使用綠色PCB板總覺得稍顯突兀,無法有一致感,記憶體安裝記得時放在靠外側A2和B2的位置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主機板BIOS內有詳細記憶體資訊,預設頻率為4800MHz,時序為39-39-39-77,電壓為1.1V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Aorus Master Z690的SPD setup有內建各家顆粒超頻的數據,從數據上來看,美光顆粒的記憶體有四組,分別有5000MHz、5200MHz、5400MHz,還有一組是放寬時序的4800MHz,右邊還有各頻率的效能成績,可以直接進行分數比對並擇優使用,另外還提供兩組使用者自訂選項,可以使用其他高手的數據來儲存,也可自己慢慢測試將最佳數據保存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載入數據的方式也很簡單,只要在Tweaker頁面下找到XMP Booster,就會自動載入對應的記憶體顆粒、頻率和時序,在這邊也有詳細列出另外兩家記憶體三星和Hynix的數據,最高頻率達到6400MHz,都比美光顆粒要高很多,所以這次我們不強求,能超頻過5400MHz且能穩定運作就很足夠了

XMP頻率測試,頻率為4800MHz,時序為40-39-39-77,電壓為1.1V
①AIDA64記憶體測試
讀取 74166 MB/s
寫入 62265 MB/s
複製 62991 MB/s
延遲 87.3 ns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②Performance TEST測試
僅作記憶體測試
分數 3105
效率值 74%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③溫度測試
以AIDA64進行記憶體穩定度測試
最低溫度 40度
最高溫度 52.8度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內建最高頻率測試,頻率為5400MHz,時序為40-40-40-80,電壓為1.25V
①AIDA64記憶體測試
讀取 80662 MB/s
寫入 66203 MB/s
複製 67372 MB/s
延遲 77.6 ns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②Performance TEST測試
僅作記憶體測試
分數 3326
效率值 84%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③溫度測試
以AIDA64進行記憶體穩定度測試
最低溫度 43.3度
最高溫度 52.8度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內建放寬時序測試,頻率為4800MHz,時序為36-36-36-78,電壓為1.25V
①AIDA64記憶體測試
讀取 72337 MB/s
寫入 61451 MB/s
複製 62487 MB/s
延遲 81.2 ns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②Performance TEST測試
僅作記憶體測試
分數 3151
效率值 75%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試用心得與個人想法
個人經歷過美光的DDR3和DDR4時期,以穩定度和相容度來說美光確實是首選無誤,即便後來推出電競版本,價格也是相當實惠,重點是超頻遊戲只要拿到體質好的,即便是低頻率也可以超到相當不錯的數據,對消費者來說就像玩抽抽樂遊戲一樣,但是大致上都有不錯的超頻幅度可玩。

那麼這次美光的這款初代的DDR5表現如何?
穩定度方面依舊維持極佳表現,在最高頻率5400MHz中,日常使用或是試玩遊戲都很順暢,沒有出現過任何當機或卡頓的現象,而且有內建溫度監控,讓超頻的玩家能隨時注意溫度變化,不過有點可惜的是在超頻整體表現有些許不盡人意。
在嘗試極限超頻中有增加電壓至1.35V,頻率始終無法突破5400MHz,即便放寬時序做調整也是沒辦法,中間超頻失敗後會直接進行降頻以穩定開機,所以基本上不用擔心死機的問題。

第一代的DDR5問題點就是時序無法拉低,延遲也比較嚴重,所以在更高頻率下還能擁有低延遲是未來第二代DDR5重點考量的部分,不久的季度我們即將見到下代產品的問世,根據可靠消息,這第二代的DDR5價位或許會比前一代剛出的時候更貴,鎖定的族群也是相對高端的玩家,相對來說也宣告第一代的DDR5即將來到甜蜜點,所以美光以Micron Crucial DDR5 4800作為一個平價的開頭,相信也提高不少消費者對最新平台的吸引力。

穩定與效能兼備,高性價比的選擇Micron Crucial DDR5 4800開箱試用
▲在暗黑2中開啟最高畫質,巴爾車開好開滿,即便是人多的狀況依舊順暢


dwi03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
機殼大廠LIAN LI聯力在2020年推出了首款Strimer供電延長線,為機殼內部燈效增添了不少風采,隔年也推出了Strimer Plus,採用更容易彎折的矽膠材質包覆,並增加燈珠的數量,今年2022推出的Strimer Plus V2則是完整承繼了前代的特色,並在此之上更加提升其組裝和燈光的優勢,透過內附的L-Connect 3控制器不僅能完整呈現出Strimer Plus的華美燈效,還能與SL、AL系列風扇,和這周準備上市的全新UNI FAN SL-INFINITY風扇進行燈光同步,賦予了燈光控制全新的生命力。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今天要開箱的 Strimer Plus V2 系列分別是 24PIN 和 3X8PIN 的RGB延長線

24PIN延長線產品規格與特色
♦120顆LED燈珠
♦全新側燈條,正側皆有光
♦矽膠材質包覆,耐用不易變質
♦寬度再縮減,光效更柔和
♦厚度再縮減,輕薄易彎折,
♦UV彈性塗層可防曬、防變黃
♦附純白整線扣,靈活搭配箱內色彩
♦附L-Connect 3控制器,搭配Strimer PLUS V1 / V2可同步燈效
♦透過L-CONNECT 3軟體可呈現11種個體及13種一體式燈效
♦可與UNI FAN SL及AL燈光同步或與主機板RGB一起同步

3X8PIN延長線產品規格與特色
♦108顆LED燈珠
♦全新側燈條,正側皆有光
♦矽膠材質包覆,耐用不易變質
♦寬度再縮減,光效更柔和
♦厚度再縮減,輕薄易彎折,
♦UV彈性塗層可防曬、防變黃
♦分離式顯卡接線頭,安裝更便利
♦附純白整線扣,靈活搭配箱內色彩
♦附連接主板ARGB 3PIN 5V轉接頭
♦透過L-CONNECT 3軟體可呈現11種個體及13種一體式燈效
♦可與UNI FAN SL及AL燈光同步或與主機板RGB一起同步
♦雙6+2PIN顯卡電源延長線

 

Strimer Plus V2 系列產品開箱

24PIN延長線,長度標示為220mm,主要發光區域在中間燈條處。內容物有Strimer Plus V2 24PIN本體、L-Connect 3控制器、控制器燈效和電源接線、說明書和白色卡扣。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24PIN的延長線包裝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內容物一覽

Strimer Plus V2 24PIN 的外觀結構分成兩部份,前方我們看到卡扣LOGO的部分是三組燈條,採用彈性高的橡膠材質,由一白一透交錯而成,透明處是發光區域,從正面延伸到側面,發光區域範圍頗大。後方則是採用扁線設計的排線,不僅可以節省線材的體積,搭配前方的橡膠燈條材質在彎折度的調整也較為容易。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24PIN延長線本體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燈條線材為三組,採用彈性極高的矽膠材質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兩條電源排線,扁線設計更服貼燈條

卡扣本身可以拆卸,拆解時將兩側扣環打開即可分解,可以替換成白色搭配機殼,也可以自由調換接頭方向,卡扣LOGO的地方拆卸後是連接控制盒電源線的接點。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卡扣可以替換成白色,不過接頭的部分依舊是黑色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24PIN電源接頭和線材接點,卸下有LOGO的卡扣即可看到

只有24PIN的延長線才有附送L-Connect 3控制盒,所以想要完整搭配L-Connect 3軟體操作燈效,勢必一定要買一組24PIN才可以。L-Connect 3控制盒體積不大,為黑色外觀,正面LOGO處有鏡面材質增加外觀質感。內容物為L-Connect 3控制盒本體,USB接線、燈效接線和3M膠條。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控制盒配件一覽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鏡面處用膠膜覆蓋避免刮傷

連接延長線的接口總共提供三組,正面是24PIN接口,左側各為1組8PIN和1組3x8PIN接口,左側中央有控制鍵,想要使用3x8PIN接口要將按鍵向左調。電源的部分為Sata接頭,另外也附上USB線和同步燈效的接線,透過USB線連接主板才能使用L-Connect 3軟體功能。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燈效控制盒接口共有三組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控制盒的電源接頭、USB接線和燈效接線

3X8PIN延長線,顧名思義就是由3組8PIN結合而成,長度比24PIN要長,為300mm,內容物有Strimer Plus V2 3X8PIN本體、主板燈效接線、說明書和3組白色卡扣(沒有控制器!沒有控制器!沒有控制器!很重要~)。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3X8PIN外包裝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內容物一覽

Strimer Plus V2 3X8PIN跟24PIN延長線一樣分為兩部分,扁線設計的排線和橡膠材質的燈條,跟24PIN不同的是3X8PIN是3組排線搭配3組燈條,雖然長度較長,但是彎折起來一樣很容易。黑色卡扣部分可以拆卸,能更換成白色也可調換接頭方向,跟24PIN的設計大致是相同的,除了卡扣卸下的方式與24PIN不太一樣外,每一條8PIN都有獨立的卡扣。。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3X8PIN延長線本體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三組排線和三組燈條結合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換成白色卡扣

配件的部分因為8PIN延長線沒有控制盒,取而代之的是與主板同步燈效的連接線,這樣就無法使用L-Connect 3軟體,所以強烈建議預算不足先買24PIN為主,後續再來依需求決定購買的8PIN規格。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只有附上主板同步的5V接線

閃瞎我的眼,LIAN LI 聯力 Strimer Plus V2系列RGB供電排線開箱介紹
▲3X8PIN的電源接線可以接上主板燈效接線,或是控制盒的3X8PIN接口
 

dwi03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現在家庭環境中擁有多項行動設備和互聯網系統已經是常態,為了能提供更高速的網路服務,擁有Wi-Fi 技術的次世代標準Wi-Fi 6(又被稱為AX Wi-Fi)的產品,去年開始相繼在市場問世。

做為網通產品的大廠,TP-Link自然也不例外地推出多款支援Wi-Fi 6的路由器,只要型號上有AX的系列全部都有支援Wi-Fi 6,可依照型號數字高低推算產品等級,數字越高則產品等級越高。以雙頻路由器型號為例,從基本AX1800的AX20到高階AX5400的AX73總共八款,今天要開箱的AX53屬於中階等級,網速為AX3000,對於一般家庭使用是效能與性價比兼具的極佳選擇。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今天要開箱的是TP-Link Archer AX53 雙頻Wi-Fi 6 路由器

Archer AX53產品特色
♦次世代 Gigabit Wi-Fi 6 速度—2402 Mbps(5 GHz) 和 574Mbps(2.4 GHz)頻段確保順暢的串流和快速的下載。
♦連接更多設備—OFDMA和MU-MIMO技術增加了4倍容量,確保能夠同時傳輸到更多設備
♦極低延遲—啟用更具響應性的遊戲和視訊。
♦延伸的 Wi-Fi 覆蓋範圍—4根高增益外接天線和波束成型技術結合強壯而可靠的家庭Wi-Fi
♦TP-Link HomeShield—加強安全性,防禦最新的網路威脅。
♦延長電池壽命—目標喚醒時間協助您的設備進行更多溝通並降低電力消耗
♦相容於 Alexa—透過Amazon Alexa語音指令控制您的路由器,讓您的生活更加智慧且輕鬆

Archer AX53產品規格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Archer AX53產品開箱介紹
產品外包裝以藍綠色系為主,正面和背面均標示該產品的特色,AX53支援Wi-Fi 6,網速高達AX3000,透過4根高增益外接天線加強網路涵蓋範圍並保持連線的穩定性。除了連線效能外,在網路防護上也增加了HomeShield家庭防護功能,不僅能即時保護網路安全,並能透過排程有效分配家中成員使用網路的時間。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外盒正面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外盒背面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內裝為環保紙盒

產品內容物有快速安裝和導覽手冊,Archer AX53本體,變壓器和一條網路線,網路線為白色,長度約1公尺,變壓器支援12V 1.5A電力輸出。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內容物一覽

Archer AX53本體為黑色,搭載4根高增益外接天線,L形天線可自由調整接收位置。上方有鏡面鋼琴烤漆,呈現一個X的形狀,增加外型上的質感,不過較容易黏附指紋。上方和底部均有大面積的散熱孔,可提供長時間使用而不易蓄熱,底部附有壁掛專用孔,方便使用者架在牆面上節省桌面空間。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Archer AX53上方,鏡面烤漆和天線均有包膜保護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鏡面與霧面交錯,增添外型上的質感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Archer AX53底部,散熱孔與上方一樣呈現X形狀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壁掛孔,如果有附上專屬配件會更好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L型天線可隨意彎折,方便調整到最適合收訊的狀態

前方為指示燈,由左至右分別是電源、無線2.4G、無線5G、網際網路、有線網路和WPS,順便附上指示燈亮燈狀態,方便排除連線上遇到的困難。後方有連接埠,提供1組Gigabit WAN連接埠及2組Gigabit LAN連接埠,右邊是電源鍵和電源接孔,左邊則是WPS和Reset鍵。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前方指示燈區域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指示燈亮燈狀態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後方連接埠與各式按鍵

最後有個小提醒,因為天線封膜很緊密,要撕開的時候最好能兩邊預留的孔洞一起撕開,如果只有弄一邊很容易把膠膜擠成一堆更難卸除。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撕開膠膜的小技巧

Archer AX53安裝步驟
現在的路由器安裝比起以前要簡單很多,尤其是有支援行動設備的APP以後,只要透過手機就能完成設備安裝,Archer AX53自然也不例外。首先要將設備接上電源,並與數據機連接。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WAN端與數據機連接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亮四顆燈表示設備能正常使用

安裝提供兩種方式,APP安裝或是輸入192.168.0.1進去管理中心手動安裝,這邊介紹APP安裝,快速又簡單。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兩種安裝方式,速度都很快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安裝步驟1:下載TP-Link專屬APP,TP-Link Techer,需登入TP-Link帳戶進行連動,沒有帳戶的記得註冊後啟動即可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安裝步驟2:在APP頁面會顯示設備名稱,點擊進去後會要你輸入設備管理中心的密碼,再來是選擇連線類型,預設是浮動IP,不過通常有申請有線網路的請選擇PPPOE,並輸入數據機的帳密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安裝步驟3:設備無線網路名稱和密碼,智慧連接預設為開啟,讓無線設備能自動切換到Wi-Fi的最佳頻段,帳密部分使用預設設定即可,路由器更新時間建議自動啟用,保持在最新狀態確保路由器的安全性,確認套用設定後就能連線使用

TP-Link Techer APP功能介紹與操作
TP-Link Techer APP介面簡潔明亮,在首頁中可以看到目前連接的TP-Link設備,點擊Archer AX53以後則會進入設備介面,介面分為上、中和下,APP上方為網路連線和用戶端狀態,APP中間則是無線網路和訪客網路設定,APP下方有重要的HomeShield功能和工具設定。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TP-Link Techer APP介面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右上角信件會通知設備狀態,連線異常或是有新設備加入會立即發出通知,包括設備內容、加入時間都會顯示出來,可針對不明設備立即進行封鎖

APP上方的每個圖示都能點進去看其狀態,包括連線型態、主機狀態和用戶端狀態,用戶端狀態的頁面會出現所有連線的裝置,有些會顯示unknow,所以要自己調整名稱,可以觀察用戶端的使用狀態和流量,也能快速進行封鎖保護網路的安全性。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網路連線與主機狀態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用戶端頁面,可以看到用戶端即時流量和連線類型

APP中間為無線網路和訪客網路設定,無線網路設定預設開啟智慧連接,會自動切換到最穩定頻道,5G和2.4G頻道密碼可以分別設定,也可套用預設的加密密碼,訪客網路兩個頻道只能共用同一組密碼而且要自己設定。密碼都能透過連結共享給需要連線的朋友,這樣就不怕密碼設定太複雜輸入困難。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無線網路設定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訪客網路設定

APP下方有很重要的HomeShield家庭防護功能,近年來家庭中擁有多款行動設備和智慧裝置已經是常態,但是也容易觸發安全上的疑慮,因此HomeShield提供了即時防護和家長監護功能,保護網路不受攻擊,並且能有效監控家庭成員在網路上的使用習慣。在傳輸穩定上則是提供網路掃描和QoS優先權設定,優化網路並且讓主要設定享有更高的網路使用權,避免進行重要事務時被打擾。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HomeShield家庭防護介面

①網路安全掃描
網路掃描可以得到網路安全性和網路效能兩項結果,可以看出目前安全性上比較弱的一環是在密碼和韌體更新上,網路效能則會分析頻道的擁擠程度,目前結果良好。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網路安全性與效能優化

②家長監護功能
先選擇家中成員,有6位可以選擇,包括父母、祖父母和兒女,成員名稱和頭像可自由更換,選擇成員使用的設備,所有成員使用的設備都會明確標注在上方,也可以隨時增減其他設備。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成員名稱與頭像設定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成員設備與清單

在成員設定檔會顯示設備上網時間和最常瀏覽網站以及被封鎖網站,所有動向全部一覽無遺,另外也可針對設備進行時間排程和內容過濾,有效控制上網時間。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設定檔介面

有害網站過濾的方式,一個是輸入封鎖網站的網址,另一個則是APP預設關於成人內容、賭博和付費頻道等約9項內容進行排除。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過濾有害網站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實際排除P開頭色情網站

時間排程提供三種方式來控制上網,一個是針對就寢時間去做設定,第二個是可以限制網路使用時間,第三個則是自訂無網路時間,時間可以細分到半小時一個刻度。在就寢時間排程中也有滿貼心的設定,祖父母年紀大所以預設時間比較早睡早起,父母則是晚睡早起,小孩則是早睡晚起,都反映了現實的狀況。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就寢時間設定,只能針對每日去調整,若是想要自訂時間需要訂閱HomeShield Pro才能使用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成員預設就寢時間各不相同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時間限制和關閉時間的設定需要擁有HomeShield Pro才能使用

③QoS優先權設定
先設定總頻寬,預設是1000Mbps,家中使用的是100M網路,基本上差不多所以不需要去更改,高優先設備會擁有更多使用網路的權限,也能自訂優先權持續時間,分別有永遠、1小時、2小時和4小時可以調整。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QoS優先權高低

④HomeShield Pro
HomeShield提供付費訂閱可升級成HomeShield Pro,並提供了網路保護,即時IOT防護,和更強大的家長監護功能,有月費制和年費制,年費制價格比較便宜,並有30天免費試用,使用後覺得若是不需要這麼多功能可以隨時取消訂閱。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HomeShield Pro訂閱須付費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HomeShield Pro提供更多監護功能和網路防護

Archer AX53工具設定,包括設備安裝,網路狀態和無線網路設定,訪客網路和Wi-Fi共享,設備運作模式和系統排程等參數通通都可以在此設定。Archer AX53有支援OneMesh功能,可以結合TP-Link訊號延伸器完成Mesh系統,享受室內無縫漫遊。網路診斷能觀察行動裝置和路由器的連線,或是路由器與網路的連線是否正常運作,這邊如果有內建測速軟體就更棒了。韌體更新可以選擇自動或手動,如果更新後有狀況也可以在下方選擇恢復原廠預設值。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OneMesh與網路診斷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系統更新頁面

透過網址輸入192.168.0.1會進入管理中心,基本功能與TP-Link Techer APP差不多,所以個人建議使用行動裝置操作即可。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管理中心介面

網路涵蓋範圍與速度測試
這次在家中約20坪的空間進行測試,Archer AX53擺放位置在客廳靠近數據機處,下面會以平面圖的方式將路由器放置處和家中格局標示出來,分成ABCDEF六個區域,並分別針對各區域進行測速。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室內簡易平面及設備放置圖

家中申請的網速為中華電信光纖100M,測速裝置為Samsung S10,有支援Wi-Fi 6,測試內容以5G訊號為主,Archer AX53網路涵蓋範圍表現不錯,即便是最遠區域的E房間和陽台區域,都能維持在-60dBM的狀態,而且Speedtest測速都有達到滿速。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各區域訊號強度與網速一覽

Speedtest測速可以看到B區域和C區域雖然速度一樣,但是-50dBM的B區域(左),明顯在曲線上會有些微落差,-42dBM的C區域(右)則是穩穩地一直線,而這種有落差的部分包括E和F區域都有,所以超過-50dBM時網速基本上都會先稍微掉速之前再慢慢調回來,一般正常使用下不會受到影響,因為這個變速過程也不過短短幾秒鐘而已。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B區域測速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C區域測速

2.4G和5G訊號表現都很不錯,因為AI會自動選擇最佳連線的頻道,2.4G為頻道9,訊號強度是-27dBM,5G為頻道161,訊號強度是-41dBM。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2.4G訊號強度

TP-Link Archer AX53 AX3000 雙頻 Gigabit Wi-Fi 6 路由器開箱試用
▲5G訊號強度

>>個人想法>>
個人的第一台TP-Link路由器是WR841N,距離這台Archer AX53試用應該也有十年左右,Archer AX53無論在訊號強度或是安裝設備的簡易度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現在透過TP-Link Techer APP進行安裝真的非常方便,不僅圖示和步驟清楚,很多設定也變得簡單很多,只要把該輸入的密碼完成即可。而且APP介面很容易操作,主要功能都在首頁上,除非要使用訪客網路或是HomeShield家庭防護才需要進去頁面特別調整。

HomeShield家庭防護功能有基本款和Pro款(需額外付費),就功能上自然是Pro款完勝,特別是即時保護這種功能,對現今家中很多連網設備或是筆電桌電都有很大的幫助,畢竟防毒軟體頂多只是針對設備進行保護,但是透過路由器那端直接阻隔有害攻擊,讓網路的使用更加安全有保障。若是家庭成員和行動設備很多,Pro版也提供更細部的排程,包括平日和每周還有自訂天數等,更自由化的設計讓網路使用時間保持最佳彈性。以一個月200或是一年1860的價位來說也真的不貴,個人是滿推薦的。

Archer AX53的訊號強度夠而且很穩定,以個人家裡20坪的空間來說,即便是穿越多面牆壁的後陽台區域依舊能達到網路滿速狀態,如果是家庭環境更大的使用者,因為Archer AX53有支援OneMesh功能,只要透過支援OneMesh的延伸器就能輕鬆擴大網路範圍,打造出高速且無縫的漫遊體驗,相當方便。


dwi03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D-Link友訊推出EAGLE PRO AI系列路由器,當時只有外接天線的R15、Mesh系統的M15和無線延伸器E15三款,網速均為AX1500,為了讓使用者在無線傳輸上有更高速的體驗,今年也推出更高階支援AX3200網速的M32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以下簡稱M32),秉持著EAGLE PRO AI系列的特色,M32在智慧連網、Mesh串聯、流量管控、家長監控和智慧助理等功能均能透過AI技術做進一步的強化,而且該系列產品不僅可以獨立運作,亦能相互Mesh串聯,以建構更為安全且穩定的Wi-Fi 6網路環境。

D-Link EAGLE PRO AI M32 AX3200 Wi-Fi 6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開箱試用
▲目前推出的EAGLE PRO AI全系列產品,今年新出的除了M32以外,還有支援4G行動上網的G415

D-Link EAGLE PRO AI M32 AX3200 Wi-Fi 6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開箱試用
▲同樣是Mesh Wi-Fi,今天要開箱的M32(左)和去年的M15(右)在外型上有不少差異

M32產品特色
Wi-Fi 6技術:網速達 AX3200 (5GHz頻段2402Mbps+2.4GHz頻段800Mbps)
AI Wi-Fi智慧連網:自動智慧連上最佳的 Wi-Fi 頻道
AI Mesh智慧串聯:打造訊號更強的 Mesh 連線
AI 流量控管:透過 AI QoS 技術,智慧分配頻寬
AI 家長監控:關心孩子的上網活動及時間
AI智慧助理:即時了解網路使用狀況並取得報告
超廣涵蓋範圍:每台 M32 可提供 84 坪涵蓋範圍
超高承載量:最多可支援 128 個連線裝置
Gigabit:1 個 Gigabit WAN 連接埠及 2 個 Gigabit LAN 連接埠
OFDMA+雙向 MU-MIMO:提高多裝置同步傳輸效率並減少延遲
乾淨網路計畫:確保傳輸資訊的安全性和隱密性
BBS 著色機制:有效減少多 Wi-Fi 環境的訊號干擾,達到更好的連網體驗
語音助理:支援 Google 助理與 Amazon Alexa 語音控制

M32產品規格
D-Link EAGLE PRO AI M32 AX3200 Wi-Fi 6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開箱試用
 

M32產品開箱介紹

M32 Mesh路由器的包裝比M15大非常多,同樣具備高速Wi-Fi 6、AI智慧連網、AI智慧串聯、AI智慧助理和超便利的彈性擴充等特色,不過在連網的涵蓋範圍大了不少,單一台就可達到84坪,兩台能到154坪,三台最高能達到224坪。這次我們一樣會使用兩台M32做Mesh系統,讓大家能完整享受不間斷的連網體驗。

D-Link EAGLE PRO AI M32 AX3200 Wi-Fi 6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開箱試用
▲外盒正面

D-Link EAGLE PRO AI M32 AX3200 Wi-Fi 6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開箱試用
▲外盒背面

D-Link EAGLE PRO AI M32 AX3200 Wi-Fi 6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開箱試用
▲內裝為環保紙盒

產品內容物很簡單,除了M32本體外,還有一條網路線、電源和安裝說明書,另附上止滑墊安裝於M32底部四腳座,電源和網路線均為白色,這次電源沒有提供國際板插頭,支援12V 2A電力輸出,網路線總長度約為1M。
D-Link EAGLE PRO AI M32 AX3200 Wi-Fi 6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開箱試用
▲產品內容一覽

D-Link EAGLE PRO AI M32 AX3200 Wi-Fi 6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開箱試用
▲電源,左邊的是M32專用,右邊可拆卸的是M15專用

D-Link EAGLE PRO AI M32 AX3200 Wi-Fi 6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開箱試用
▲止滑墊安裝於M32 底部四腳座的孔洞

M32外觀為長方體,顏色上與外盒一樣都是採用白色加上一點天藍色的配置,簡潔明亮的配色相當適合放置在家中的任何環境而不會有突兀感。四邊有圓角設計,上下和背面均有散熱孔,上方叉叉的位置是指示燈,下方則有標示路由器設定的各資訊,後方有網路連接埠,包括1組Gigabit WAN連接埠及2組Gigabit LAN連接埠,WPS鍵、電源鍵和Reset鍵。
D-Link EAGLE PRO AI M32 AX3200 Wi-Fi 6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開箱試用
▲M32正面,前方有D-Link Logo

D-Link EAGLE PRO AI M32 AX3200 Wi-Fi 6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開箱試用
▲M32背面,上方為大面積散熱孔,下方為連接埠和開關

D-Link EAGLE PRO AI M32 AX3200 Wi-Fi 6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開箱試用
▲M32頂部,叉叉位置是指示燈

D-Link EAGLE PRO AI M32 AX3200 Wi-Fi 6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開箱試用
▲M32底部,有快速安裝的QRCODE和Wi-Fi帳號密碼等資訊

對比外型嬌小可愛的正方體M15,長方體設計的M32體積要大上不少,兩者一比對,M32明顯氣勢十足,M32在散熱方面孔洞預留較多,尤其是背面大面積的散熱孔,能保持長久開機內部不易蓄熱。網路接埠方面M32要多一組LAN,可以多提供一組有線設備的傳輸。指示燈位置也從後方移到上方,安裝設定時更能輕鬆觀察路由器的狀態。
D-Link EAGLE PRO AI M32 AX3200 Wi-Fi 6 Mesh雙頻無線路由器開箱試用
▲M32與M15對比

 

dwi03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顛倒了,我的機殼也翻轉了,Lian Li O11 Dynamic EVO開箱試用
▲▲▲Lian Li O11 Dynamic(以下簡稱O11D)系列,已經推出了多款樣式,不僅有大小尺寸的XL和MINI款,也有空冷專用的AIR款,甚至還跟多家廠商聯名合作,足見O11D系列作為一款展示機殼是相當熱門的,有極佳觀賞視野,充足的內部空間,無論是空冷和水冷都能展現出華美的燈效,而已經具備這麼多獨特優點的O11D系列,理所當然會讓人懷疑還能再有更多變化嗎?

今天要開箱的O11 Dynamic EVO(以下簡稱O11D EVO),是O11D系列的最新款式,從命名就可以看出O11D EVO不僅承繼了O11D系列的優點,更具備全新的機殼型態。
 

O11 Dynamic EVO外觀開箱

從外箱中就可以看到O11D EVO的標語,Evolution Continues持續進化,就是這次機殼最大的特色,擁有O11D系列亮眼的外觀,充足的內部空間,貼心的細節設計,這次更在原本系列中加入全新的模組化元素,無論是上下倒置機殼型態,可更換位置的前I/O埠,搭配專屬的配件更能擁有超乎想像的自由度,若真心要論組裝客製化,O11D EVO絕對是一款不可錯過的集大成之作。
世界顛倒了,我的機殼也翻轉了,Lian Li O11 Dynamic EVO開箱試用
▲產品外箱

從官網上可以知道O11D EVO有黑色、白色和灰色共3款,今天要開箱的是白色款,最大支援EATX主機板和22cm電供,頂部、側面和底部都能安裝360mm水冷設備,最多能安裝13顆SSD,GPU長度限制為42.2cm,CPU高度限制為16.7cm。
世界顛倒了,我的機殼也翻轉了,Lian Li O11 Dynamic EVO開箱試用世界顛倒了,我的機殼也翻轉了,Lian Li O11 Dynamic EVO開箱試用
▲官網規格

配件區
上方白色的是硬碟支架和2.5轉3.5硬碟的支架,另外還有非常重要的說明書(必看!!)和配件盒。
世界顛倒了,我的機殼也翻轉了,Lian Li O11 Dynamic EVO開箱試用
▲整體配件一覽

盒內提供的螺絲和避震墊很多,主要是用在硬碟上,畢竟這次O11D EVO可以搭載顆硬碟。Lian Li自家的顯卡支撐架GB001原本是黑色,不過這次貼心附上搭配機殼的白色,不僅美觀且小巧體積不會占用到內部空間。另外還有提供額外的側板卡榫和綁帶,DER 8AUER認證標誌和移動式濾網。
世界顛倒了,我的機殼也翻轉了,Lian Li O11 Dynamic EVO開箱試用
▲螺絲組、顯卡支撐架、卡榫和移動式濾網

如果你以為O11D EVO配件只有這樣那就大錯特錯了,在官網內有介紹額外的5種自選購配件,有2種GPU配件,分別是我們熟悉的直立式套件,和O11D EVO獨有的垂直式顯卡套件,可以將顯示卡安裝在側邊的風扇架上。前置I/O提供外接式套件和頂部套件2種,依照放置機殼的環境需求可以選擇適合的I/O埠,讓工作更有效率。最後是可搭載風扇的濾網前面板,最多可搭載3組120mm的風扇,加強內部散熱效果。
世界顛倒了,我的機殼也翻轉了,Lian Li O11 Dynamic EVO開箱試用
▲實用的自選配件

O11D EVO前方和正面均使用側透玻璃,擁有極大面積的觀賞空間,可以讓內部設備的美感完全展現。
世界顛倒了,我的機殼也翻轉了,Lian Li O11 Dynamic EVO開箱試用
▲O11D EVO機殼全貌
 

dwi03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新85系列更進化,Philips 50PUH8516/96 4K UHD LED Android 顯示器開箱試用
▲▲▲Philips曾推出過PUH7374系列,以極佳規格和高性價比在當時堪稱神級的存在,也引起不少消費者熱烈討論,時隔兩年,現在的Philips 再度推出全新的8500系列,共有六款尺寸43/50/55/65/70/75吋讓消費者選擇,在規格上具備主流的4K UHD解析度,支援杜比視界和HDR 10+,搭載2顆10W的揚聲器,並提供DTS Play-Fi無線串流功能,如果還想打造獨特的音樂聲光秀或是享受更寬廣的視覺延伸感,那麼Philips獨家的Ambilight情境燈效更是絕對不能錯過。

dwi03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色控不可錯過的鍵盤,Corsair 海盜船 K65 RGB MINI WHITE 開箱試用
近年來白色系列產品在市場上似乎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尤其是白色的主機板和水冷散熱器相繼登場後,組一整套純白系列的設備已不再是夢想,而其中最好取得的白色系列裝備莫過於是電競周邊,幾乎各家周邊大廠都有推出白色的鍵盤、滑鼠和耳機。今天要介紹的Corsair K65 RGB MINI WHITE正是該系列的白色款式,與自家走低調質感的黑色系相比,白色系在外觀顯得更加突出,尤其搭配ARGB燈效後更能展現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活潑風格。

dwi03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追求極速和溫度的平衡,KLEVV科賦CRAS C920 M.2 NVMe PCIe Gen4x4固態硬碟開箱試用
越接近年底就越能感受到SSD的價格甜蜜點不斷在刷新,不得不說現在正是選購大容量NVME硬碟的好時機,只要是硬體設備有支援到位,個人一律推薦直接上PCIe Gen4x4,除了擁有讀寫高速傳輸的優點外,具備新款PCIe 4.0主控的固態硬碟在性能、能耗和溫度的控制上都有相當優異的表現。容量的部分雖然看需求,但是以一般玩家的使用狀況最好選擇1TB以上,既可作為系統碟,也有足夠空間放遊戲和個人資料,而且容量越大,不僅讀寫速度越快,在耐久度上也提高許多。

dwi03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起來吃喝玩樂,D-Link EAGLE PRO AI 玩家體驗會心得分享
▲時隔兩年再一次聚會,這次的舉辦地點是在永康街的掌門酒釀餐館

dwi03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